第1957章 文人之力

“嗯,这块桂花糕的滋味,有点寻常了,在这里……也不能讲究太多。”

对每一笔账目加强监察管理?

这个法子不为罕见,也是常用的法子之一。

然则,这一次的义举赈灾处事不会小,需要的人手不会少,都察院的监察御史?

整个都察院才多少人?

百余人?

何况,他们都是朝廷正式的官员,也不太适合参与义举赈灾之事,再说了,他们接下来也有属于他们的事情。

“这……,整个都察院正式的官员大概一百一二十人上下,能够监察做事的……不为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殿下所言朝廷正式的赈灾,也需要都察院的人。”

“内务府的人不为少,或可为用。”

戴斯道话语一滞,法子是好法子,似乎……想要真正施为的话,有些难。

“我倒是有一个折中之法。”

“我想应该可为。”

“殿下应该知道,自国朝定鼎以来,一次次的乡试、会试造就的举人、进士很多。”

“进士还好说,举人的数目就太多太多了一些。”

“对于那些举人,尽管朝廷每隔一些年,也会拿出一些职位,让一些难以取中进士,却有有些才干的人为事,终究杯水车薪。”

“不为多。”

“那些举人中,其实,有才学才干的不为少,所差就是一个机会,一些生员秀才也是一样。”

“相对于举人的数目,秀才生员更多了一些。”

“做文章和真材实料,有些时候不是一体的。”

“一如前明太祖,没有读过什么书,却可成就伟业。”

“或许,真正有真才实干的不多,但国朝那么多的举人和秀才,就算十个人只有一个,算下来,也有很多很多的合适之人。”

“如此,那些人就可用了。”

“若能用之,是一大助力。”

“一者,举人身上有功名,在做事的时候,相对便利一些,若能参与义举赈灾之事,解决事情的时候,也会轻松些。”

“二者,如果那些举人在行事处事的过程中,相当出色,未必不能够给予机会,毕竟,真正做事的时候,才干是容易显露出来的。”

“陛下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