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孟尝君
夜晚,甘茂难以安枕,在庭院看着天上明月反复思索。看来,自己日后要做逃国之臣了。虽说此等事自春秋以来屡见不鲜,单是那个犀首公孙衍,就先后在好多个国家任职,反倒是名望越来越高。但甘茂明白,大凡如犀首那样的逃国名士,多半是因为大材小用而走,走得理直气壮,自然是口碑不差,他国重用也会毫无忌讳。
然而,像他这种做了丞相上将军还要逃国的权臣名士,却是少而又少,战国以来,也只有一个吴起而已。但吴起却是一个特例,他文可安邦治国,武可开疆拓土,出走楚国后依旧是令尹这样的权臣。数年变法使楚国强盛,率军大败中原诸侯而使楚国威慑天下。如此千古难逢的大才能臣,纵然逃国,各国也视若珍宝。
甘茂在吴起面前,简直不值一提,自然不敢与吴起相比,既没有治国业绩,又没有征伐大功。吴起于公元前389年在阴晋之战中以五万击败秦国五十万大军,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巅峰之战,能与之相比的只有孙武的柏举之战(3万破20万)、项羽的巨鹿之战(5万破40万)和彭城之战(3万破56万)、韩信的井陉之战(3万破20万)、刘秀的昆阳之战(1.7万破42万)、张辽的逍遥津之战(800破10万)、李世民的虎牢关之战(3500破10万)、完颜陈和尚的大昌原之战(400破8000)……
对苏秦折节相求,也实在是无可奈何也。苏秦似乎愿意帮他脱困,然看苏秦样子,似期待他必须有所回报。甘茂也清楚,苏秦此等人物,绝不是几样珍宝所能回报的。他甘茂必须辅助苏秦建功立业,甚至成为他手中的工具。甘茂很不甘心,仔细思考着究竟自己在何处安身,反复琢磨却仍是心乱如麻,理不出个头绪,不知不觉间天已亮了。
次日巳时,仆从前来禀报道:“孟尝君闻公入齐,欲与公见面一叙。傍晚时分,相府会派人来接公前往。”
甘茂在大厅内来回踱步,仔细揣摩这件事的意味。甘茂早已派出秘密斥候打探过齐国内情,了解到齐国的几个老臣都反对孟尝君为相,经常在齐王面前发表谗言,理由是孟尝君不善治国理政。众口铄金,即便孟尝君的能力有目共睹,但年迈昏聩的齐王也开始冷落了他。近些时间,孟尝君经常回薛邑封地带着一班门客终日狩猎校武。
甘茂据此推测,无论真相如何,但孟尝君确实是个炙手可热的权臣,他与苏秦休戚与共,交谊深厚,此两人同盟,又必是以孟尝君为主导,唯一的缺憾他是没有军权。而齐国的军权自田忌孙膑之后,历来都是国君亲掌,上将军匡章只是战时带兵打仗而已,对国政没有什么影响力。
如此一个孟尝君,为何要在公事法度之外见他?按照齐国法度,使节来往,由执掌邦交的大臣处置,大事不决,可报丞相或国君。苏秦目下是邦交大臣,已与自己晤面,也知道了自己的处境,在没有妥当谋划之前,苏秦当不会将自己直接推给孟尝君。看境况,只能是夷射报给了孟尝君,而孟尝君自己决意要私下会晤甘茂。
思忖良久,甘茂心中一亮,顿时有了谋划。
屋顶的一片晚霞刚刚消逝,相府的轺车辚辚驶到了驿馆门前。驿丞一见,赶紧喊道:“孟尝君轺车到!有请特使大人上车!”
甘茂满脸微笑,从容地来到了门口,赏赐了驿丞一个金饼,带了两个护卫骑士来到轺车前。只见一辆锃亮的青铜轺车停在马场中央,车厢宽大,伞盖有六尺有余,四匹一色的白色骏马正昂首嘶鸣,很有活力。
“上将军,相国让我前来相迎,请!”迎客吏说道。
一看如此车马,甘茂便知孟尝君仍然将自己做秦国丞相礼遇,心中一热,面上却只拱手淡淡笑道:“多谢诸侯主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