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流求

第四百三十九章 流求

离开南方沿海后,巴西尔带着船队往东北航行,来到了闽越地区,并在对岸发现了流求(台湾岛)。很快巴西尔就发现这座岛屿面积不小,而且淡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非常适合开发居住,于是在北岸建立了一座城镇,名叫奈亚奇亚(希腊语中意为“新的家园”)。

台湾最早的文化是长滨文化,长滨文化的年代最早距今约5万年前,一直延续到5000年前。长滨人是从中国大陆的东南沿海进入台湾的,在冰河期间,台湾曾与祖国大陆数次相连,当两地相连时,大陆的生物及古代人类来到台湾定居。长滨人很有可能是在两地相连时,进入台湾的。长滨人是一个以渔猎和采集为生的队群社会,人口不多,主要居住在海边的洞穴及岩荫,不知农耕、畜牧,亦不会制陶,但已经知道用火,并使用打制石器,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虽然不能确定长滨人来源于大陆的哪一个族,但是他们与大陆南方的史前文化非常的相似,从长滨文化中可以看出旧石器时代的台湾文化与福建等地文化的同质性。

长滨人由于长时间的与世隔绝,所以他们的文化没有得到发展,台湾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及金属时代的文化与旧石器文化的关联性不高,新石器时代文明是南岛民族进入台湾后产生的。南岛民族是指大洋洲和东南亚以南岛语系为语言的族群。其中包括中国台湾、中国海南、东帝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马达加斯加、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波利尼西亚以及新西兰和夏威夷、美拉尼西亚人等多个民族。他们还分布于泰国北大年地区、新加坡、越南和湛地区(覆盖越南中部和南部的占婆王国)、柬埔寨。这些地区统称为南岛民族地区。

南岛语族的祖先是从亚洲大陆迁徙到台湾的,并在台湾形成南岛语族,然后逐渐扩散到东南亚和南太平的广大区域。操南岛语的南岛民族可能与侗族、傣族或南亚民族原是一家,分家后来到台湾。其实中国早期的浙江、福建、广东地区的百越与南岛语族也有密切的关系,90%以上的台湾闽南人与台湾客家人族群有古代百越族血统,毕竟,秦始皇统一前,整个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以及云南和越南的部分都属于百越人的势力范围。

百越族是上古民族,早在三十万年前就居住在长江以南至越南北部的广阔地区,也是壮族、京族、畲族、黎族等不同民族的祖先之一。农耕民族百越族,也擅长在沿海造船捕鱼。几千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帆、双体船、舷外浮杆独木舟等新式航海技术。他们大概于公元前8000-前5000年左右到达台湾,在台湾形成南岛语族,发展出卓越的航海能力,不断分批移民至海外岛屿,分散到印度洋与太平洋中诸岛屿地区。

随着南岛人的入台,人们居住和活动范围扩大,开始进行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的劳动,社会已经进入绳纹红陶时期。在3500年至2000年之间的时候,台湾社会进入彩陶阶段,农业和渔猎业较为发达,人们已经开始使用铁器。

而此地的汉族移民主要来自于中国大陆,不过这是三国时期的事情了。当时,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这是有记载的中国大陆居民首次大规模到达台湾。此后,随着历史的演变,越来越多的汉人从福建、广东等地迁移到台湾,带来了他们的文化、语言和生活方式。特别是在明清时期,随着大陆移民潮的加速,汉族人口在台湾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到21世纪的时候,台湾的汉族人口占比高达98%左右,而原住民则占2%左右。虽然汉族人口在数量上占据优势,但原住民的文化和传统在台湾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此时的台湾岛上有很多民族,包括巴赛人(Basay)、凯达格兰人(Ketagalan)、噶玛兰人(Kavalan)、泰雅人(Atayal)、西拉雅人(Siraya)、赛德克人(Seediq)、太鲁阁人(Taroko)、赛夏人(Saisiyat)、道卡斯人(Taokas)、巴则海人(巴宰人Pazih)、巴布拉人(Papola)、邵人(Thao)、布农人(Bunum)、沙奇莱雅人(Sakizaya)、阿美人(Amis)、卑南人(Puyuma)、鲁凯人(Rukai)、排湾人(Paiwan)、雷朗族(Luilang)、猫雾捒族(即巴布萨族Babuza)。一部分来自东亚大陆,也有一部分人从东南亚而来,如阿美族、泰雅族、排湾族等,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化和习俗。

其中,属于平埔族的有邵族人、噶玛兰族、凯达格兰族、雷朗族、道卡斯族、巴布拉族、猫雾捒族、巴则海族、洪雅族、西拉雅族。这些人主要生活在北部和西部的平原地带。主要以从事农业种植为生,性情温和。而生活在山区的生番则以狩猎为生,性情暴躁,比较野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巴西尔率先在台湾的北部登陆,这里位于后世的桃园地区,生活着龟仑族人,由于地处台湾最北面,几千年后几乎已经全部汉化,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还有少数分布在桃园市芦竹乡和台北县树林市、新庄市一带。这些人没有特别的排外情绪,在巴西尔登陆之后,就派人前来询问来意。巴西尔再次让人拿着许多篮子放在了沙滩上,几个没见过世面的龟仑族人一看有礼物,立马抬着篮子跑回村落里,村落里顿时陷入了一片热闹之中。

良久之后,一个族长模样的人带着一群人来到海岸边,他们带上了稻米、果子和一头台湾鬣羚,这种后世已经被猎成珍稀动物的牛科动物,此时存量还是很多的。巴西尔收下了礼物,无论到哪里,大部分性情温和的土着民族都是比较淳朴的,交换礼物都讲究公平,别人要是不收礼物会被他们误认为是看不起他们,所以收下礼物是尊重,哪怕这些东西并不稀罕。

巴西尔把他们邀请到了船上,参观了壮观的船只后,龟仑族人都非常惊讶,他们也有船只,他们善于在近海捕鱼和甲壳类动物。但是跟眼前的大船比起来,那些简直就是玩具。

“我们希望在你们这里建一座城镇,希望能得到朋友你的允可和帮助。”巴西尔边说边拿出了一座城市的模型。

看到如此精致的东西,龟仑酋长惊叹地比划道:“这是什么?居然如此漂亮。”

“这是一座城市模型,我们可以将它建立起来,就像建造这些庞大的战船一样。”说着又拿出一艘船只模型,示意自己可以把船造起来,城市也能造出来。

龟仑族酋长比了个夸赞的手势,巴西尔带着几个工程师一起下了船,开始选址。为了建番禺城,巴西尔用掉了不少建材,不过他本身也没有准备再建一座番禺这样的大城了,他们派遣几百骑兵带着一些向导前往东部和南部勘探地形。很快他们在东部发现了一处盆地(台北盆地),地形平坦,非常适合建设部城市,南部大部分都是山脉,只有西南部沿海有一片平原。

巴西尔带着军队在台北盆地走了一圈,顿时让当地的土着巴赛人瑟瑟发抖,巴赛族与其他平埔民族一样为母系社会,从婚姻与财产制度中可显而易见,男性必须入赘,家产也由女性继承。而西南沿海的巴宰族人身形比较高大,颇有些武勇,但在帝国正规军面前自然不够看,不过由于他们的身材不错,巴西尔把从他们中间抽取了2000人充入军队,紧接着大军继续南下,道卡斯人、巴则海人、巴布拉人、巴布萨人、西拉雅人、马卡道人。

(本章完)

第四百三十九章 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