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团结起来帮助国君争夺话语权,结果不团结不说,搞到内部乱战?这样的公族群体,谁粘上谁倒霉。
楼令不收公族封君的礼物,更大的原因是不想出现拿人手短的情况。
现在可是拿钱办事的时代。
谁拿了好处,送礼者有求的时候不应?不单单名声要坏掉,在朋友圈之内也会出现很大的影响。
林姒肯定是答应下来,随后补充道:“郑国送了重礼。”
多重?
金(黄铜)饼三百,各种类的布匹一千二,马五百、牛三百、羊两千,各种隶一千五百,粮食三千石,还有其它杂七杂八的礼物。
肯定不是第一时间将那些实物送上门,送来的是礼单,最后也一定会按照礼单的罗列送来东西。
林姒的意思是问收不收下郑国的礼物。
收不收呢?
楼令说道:“将礼单还给郑国代表。”
按照道理,有什么需求会在奉上礼单之后,包括留下文牍,在上面写下请求的事情。
结果,郑国的代表只送礼,没有奉上文牍。
这是楼令被同化的一部分。
要是作为现代的多数权贵,只要是下位者送礼,才不管能不能做到他们的所求,一应是先拿了再说。
至于说拿钱不办事?在现代权贵身上是很正常的现象,去找他们讨要个说法,要么是一拖再拖,不然就是直接翻脸,再骂一句:不知轻重,没有尊卑之分!
郑国送礼而不提请求,涉及到了免费才是最贵的层面了。
林姒就没有特别提齐国送礼的事情。
齐国送来的贺礼不比郑国少多少,代表还顺带提了对莱国的征讨很顺利。
那是什么意思?齐国希望维持双边的关系,也是再次感谢楼令拿钱办事。
齐国在春播之后迫不及待出兵莱国,他们用兵之前和之后都没有宣战,用的名义是受邀前往主持公道。
莱国是一个东夷体系的国家,国内近四成贵族已经被齐国所收买,有贵族请求齐国出兵?这个名义用得极好,诸夏列国哪怕知道怎么回事,想插手不是那么容易,算是最佳的出兵由头。
齐国去莱国主持公道,主持过程中灭掉莱国实施吞并?那是诸夏对蛮夷,也算为诸夏开疆拓土,很久之前可是要得到周天子嘉奖的功绩。
只是,莱国像莒国那般早就臣服周王室,才轮得到周王室和现任霸主有介入的理由。
周王室现在什么事情都干不成,习惯了装聋作哑。
齐国能不能顺利吞并莱国,只剩下能不能搞定晋国了。
楼令代表晋国表示默许齐国对莱国动武,也只是默许动武,并未涉及到兼并。
那迫使齐国一再发动钞能力,贿赂晋国君臣已经有连续三个年头。
到了齐国真正发动的时刻,他们显然深知金元攻势的威力,有那种资本一再加码,找到由头就给晋国君臣投喂。
历史上的齐国就是这样搞定晋国,使得吞并莱国的行动得以进行,事后继续加强金元攻势,最终将吞并莱国变成一种既定的事实。
那个过程让田氏彻底觉醒,知道原来金元攻势那么有用,后来用在篡位上面。
这一次代表齐国前来送礼的人便是田湣,他是齐国田氏的第三任家主。
来到“新田”的田湣很活跃,频繁来往于达官贵人的家宅,一次次进行撒币行动。
楼令想到了什么似得,问道:“郑国的来人叫什么,都有谁随行?”
“来的是子西,又有公子騑和公孙夏、公孙侨随行。”林姒答道。
子西是子孔指定的执政接班人。
公孙侨也就是子产,他在历史上享有盛名。
公子騑和公孙夏不需要也不值得进行特别的介绍。
当然,要是提到子产的话,会让楼令有印象,介绍公子侨则是不会引起楼令的注意了。
楼令随便问了一下,示意林姒可以下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关于中军将的任命并未正式公布,属于中军将的公务却是已经被楼令所接手。
当前没有公廨,也就是没有官办的固定办公场所。
属于中军将的公务已经被楼令搬回在“新田”的住宅,不搬不知道,一般堆了整屋,多数承载文字的是竹简。
所以,别看堆了满屋,实际上要处理的公务没有太夸张的程度。
要说有什么难的地方,只能说是所写文字很简练,尤其是没有标点符号,阅读起来的断句增加了办公的难度。
小主,
“纸张倒是被接受得很快,他们怎么就不学一学使用标点符号呢?”楼令一边处理公务,一边感到纳闷。
标点符号并不会带来产出,纯粹的知识从来没有被当成专利,属于是传开就能使用的类别。
楼氏内部很早就在使用标点符号,比造出纸张都要早。
然后,楼令在书写公文也会使用标点符号,其他家族……,起码国君与几个卿位家族早就接触过了。
属于中军将的公务是哪一些?多数是哪个家族与哪个家族起了纷争,他们没有使用武力解决矛盾,请求中军将作出仲裁。
而各个家族出现的矛盾大多是在农耕生产方面,包括抢水与占地,或是哪家的农夫跑到另外一家,其中抢水的矛盾最为多发。
关于抢水这种事情,一直困扰农耕为主要生产的国家,即便是到了现代也没有终止。
封建时代的抢水,春秋是发生在家族与家族之间,战国以及后面是发生在村庄与村庄之间,相同的情况就是拉出男丁血拼,谁打输就要忍受水被抢先用的事实。
以为不是农耕为主就没有天然的纠纷?以游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话,抢夺牧场可要比抢水血腥得多,至少抢水不会灭人全村,抢夺牧场可是要连部落一块收拾的。
楼令特别看了一下之前中军将的处理记录,发现还是根据远近亲疏来仲裁为主。
有毛病吗?反正在春秋时期没有毛病。
只有碰上没有牵连的家族起纠纷,才会秉公去进行处置。
“在晋地想要大范围修建水利系统太难,并且修起来……,能够起到的作用也是比其它区域更有限。”楼令所指的就是晋地的平原多为被山包夹的盆地。
在这种区域兴建水利,知道挖下去多的是什么玩意吗?没有错,不会缺了巨石。
而兴建水利碰上满是巨石的处理工程,一直到各种大型机械投入使用才变得更为简单一些,要不哪怕是只使用火药都不是什么轻松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