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令已经在让人进行计算和估算,得出成果就能够掌握晋国的战争潜力怎么样了。
连国家的整体战争潜力都知道,一定也知道每一个家族的战争潜力。
数值方面肯定会存在落差,只不过是大差不离的情况。
“难怪一个家族有人坐了中军将的宝座,实力增涨可以那么快。知道哪些家族处在困难时期,哪些家族吞并起来容易,太方便下手了!”楼令算是窥探到早就存在的秘密。
楼令就盯上了不少目标,稍微计划一番之后,不出两年那些家族将成为楼氏的附庸。
什么计划?没有太高的难度,仅仅是知道他们很艰难,再将他们列上屡屡需要出征的名单,随后上门进行资助。
晋国卿大夫想将权力用在谋私利上怎么用?就是那么用的。
届时,渡过难关的家族成为附庸,没有渡过难关则是失去爵位和封地,届时再向国君邀功求赏,有超高的机率就将城池和土地拿到手了。
“齐国对莱国的战争,进行得怎么样了?”楼令肯定是在家办公,做完了今天该完成的工作,顺口一问而已。
林姒是楼氏的大管家,她也充任楼令秘书的角色。
“暂时没有新消息传过来。”林姒答道。
真要有新的消息,不用楼令特别问,林姒会第一时间送到楼令的手上。
“那吴国那边的情况呢?”楼令又问道。
林姒去翻一下文件,找出其中那份本来应该在今天呈给楼令观看的信息。
会暂时被搁置到一旁,显然不是第一题时间需要给楼令阅览的信息了。
该信息显示吴国正在朝分裂的阶段滑去。
到现在,寿梦控制了吴国的东部和南部,麾下已经能够聚拢出两万五千的部队;晋国扶持的吴君夷昧看似统治者吴国的西部和北部,其实仅仅是能够有效控制“梅里”和“朱方”而已。
那一座叫“朱方”的城池是一座武城,它坐落在大江的沿岸,晋军将一座原本被遗弃的城池重新利用起来,进行了最大程度的修修补补,驻军用以保障退路。
论能够征召成军的数量,夷昧远远输给了寿梦,只有可怜巴巴的三千余人。
那不全是夷昧君位得之不正的原因,跟他们没有及时压下寿梦关系更大,后面寿梦这一边的军队屡屡在场上获胜,助涨了寿梦一方的士气,不可避免让更多吴人舍弃夷昧了。
“国中没有增兵吴国的呼声。”楼令看向林姒,说道:“这个问题很严重。”
再是鞭长莫及,只要有出兵吴国的呼声,代表有人真正觉醒霸权应该怎么玩。
那么轻易就想抛弃之前在吴国获取的政治成果,看着就是各自的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
“我在等着寿梦的使者。要是在明年跟楚军打完之后,寿梦的使者仍旧没有来,只能让中军佐率军再去一次吴国了。”楼令说道。
有一些属于中军将的政务是由林姒在处理,她是真的了解晋国的形势怎么样,也知道治理一个国家面对问题怎么来解决。
对于晋国来讲,不愿意妥协的寿梦就不该活着,他活着只会一再抽晋国的脸,也必然憎恨晋国,产生的影响不可预估。
换作寿梦愿意妥协,肯到郤锜墓前赔罪认错,晋国就能够进行拿捏。
“我们有必要出动一个满编军团参与征讨鲁国吗?”林姒一直都不理解这一点。
之前,楼令已经说过,出动一个军团主要是震慑内部的其他家族,附属收益则是让郤氏感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毕竟,楼令为了帮郤锜报仇愿意出动一个满编军团,说明楼氏记得郤氏的恩情也愿意回报,必将极大缓解郤氏内部那些对楼氏不满的人。
至于说震慑晋国其他家族?家族私战都能够出动一个满编军团,真要是爆发内战又可以拉出多少兵力呢。
没见到楼氏和郤氏要出动两个满编军团征讨鲁国,一下子就让中行偃消停下来了吗?在那之前,中行偃可是一再谒见晋君周,非常频繁地往范氏跑,要说不想搞什么幺蛾子是不可能的。
郤氏的实力之强大,事先早就都知道。
楼氏到底是多强,有太多家族没有直观的基准来作为判断。
这一次,楼令要出动一个满编军团征讨鲁国,楼氏也在秦地用兵,足够展示出一部分了。
“家主不去鲁国,为什么不南下呢?要知道,在您的指挥下,已经连续四次重创楚军。”林姒不是感到疑惑,纯粹是增添楼令的情绪价值。
忙完之后唠唠嗑可以很大缓解精神上的疲劳,要是有人给予足够的情绪价值,远比小憩会更快恢复精力。
“我要坐镇都城,防着一众公族继续闹幺蛾子。”楼令可是知道现阶段的公族内部纷争很多,去年都闹出展开大战了。
公族那些封君怎么会突然间闹到开战的程度呢?简单就是晋君周不再给他们输血了。
同时,公族也失去了为国而战的权利,无法像以前到战场走走过程,拿到不该属于他们的战利品份额。
失去了轻易可以获取的外快,他们本身又不是多么注重生产,还是晋国内部第一批变得奢靡的群体,想要继续奢靡下去,只有朝同族挥出利刃了。
在郤锜执政期间,他说不管公族就不管,真的就是一点不怕公族大鱼吃小鱼吃出一头鲨鱼。
轮到楼令执政,他不是非要阻止公族继续内战,需要防止的事情是有公族封君成为大赢家,杜绝不是公族的家族被卷进去。
并不是楼令比郤锜尽责,单纯就是想到的事情太多,知晓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很难去完全放任不管。
林姒正要说什么,看到楼森站在门外,转头专心做事去了。
楼森也是刚来,看见楼令注视过来,禀告道:“家主,智氏之主来访。”
早知道会有这么一件事的楼令,心想:“比我预料的更沉得住气啊。”
上一次小朝会期间,智罃的做法几乎就是跟中行偃撕破了脸。
楼令事后才知道郤至跟智罃约定日后一块继续讨伐三戎,一想也知道是郤至给智罃的底气。
而郤至为什么要介入荀氏的内斗,他有一次向楼令炫耀,才让楼令知晓是看在楼氏的面子上。
什么逻辑?
逻辑就是娇姬出自智氏,作为宗主的中行偃一直在欺凌智氏,楼氏不好直接支援智氏,郤氏没有那么多顾忌。
恰好中行偃在上蹿下跳,更是加大了郤至干涉的决心。
郤至介入荀氏内斗的方式就是拉扯智氏一把,一旦中行偃忍不住的话,大不了开战便是了。
知道了那么一回事的楼令脑仁很疼。他当然不会坐视智氏消失,想的是日后扶持智朔或智盈,真没有要用那么粗暴的方式介入。
幸好是中行偃够能忍,再来也是范氏在态度上的改变,不然现在晋国应该是在爆发内战了。
“令?”智罃看到楼令过来,严肃着一张脸打招呼。
楼令先叹一口气再坐下,不等智罃说点什么,抢先说道:“我不会加大对中军佐的打压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