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为什么要现在打?
其实也可以不打,前提是其他人别给楼令捣乱。
只是……,那估计不可能,理由是利益就那么点,楼氏多占一些,其他家族就没有了份额,肯定会铤而走险。?
有时候简简单单就是因为太强,一定会被人所忌惮。这种情况不会奇怪,哪怕强大的一方足够友善,弱小的一方也会活得心惊胆颤。
因为弱小而活得心惊胆颤,肯定是会进行图强,起先是出于自保的追求,后来觉得实力足够就将挑战强大的势力;更大的可能是,弱小一方眼见着就要发展起来,强大的一方率先动手了。
纷纷扰扰才是世界的主题,小到个人的各种追求,大到各方势力出于扩张或自保而产生的矛盾,斗争永远不可能停止下来,出现的变化无非是一个个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台。
楼令先视察了“韩”地,转道到了“吕”,之后便是一路北上直至回到“太原”了。
“韩”地归属楼氏已经有三年的时间,当地的战火遗迹到现在都没有清理干净,乃至于出现叛乱而新添伤痕。
那是老一代人还没有死绝,不少人因为待遇的落差怀念韩氏的统治,活得不耐烦了进行反叛。
面对“韩”地时不时有家族蹦跶,从未让楼令有过手软的时候。他们那么怀念韩氏的统治,去地下找旧主就挺合理。
楼令并不是在统治“韩”地之后,对当地执行歧视性质的统治。
其它地方怎么样,在“韩”地是一个样,是一种歧视吗?
要说楼氏哪个地方得到最多的待遇倾斜,肯定是作为“都”的“太原”了。
一个家族优先发展自家的“都”再正常不过。
所以,能够理解“韩”地的某些人,他们为什么会怀念被韩氏统治的时期。简单就是因为“韩”地是韩氏的“都”所在,当地曾经也享受过特别的待遇。
要是楼令不计成本地向“韩”地倾斜资源,信不信“韩”地的多数人转头将韩氏给忘掉,一点都不带犹豫认定自己就是楼氏的人。
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不够忠诚往往是给予不够。
死忠?那就不光是给予良好待遇这么简单,玩法上更加的复杂。
培养死忠就是一个不断洗脑与蹂躏的过程,用现代量产流量戏子的玩法,那叫“粉丝提纯”的操作方式。
天朝这边掉脑袋的操作被用在娱乐圈。
其他国家?他们用来培养选民了。
然后,知道怎么培养死士吗?很多人以为就是给予一定待遇,再没完没了地不断洗脑,免不了往死里操练。其实这样能够培养出死士才叫有鬼。
真正培养死士的方法不能提。
楼氏的资源不少算,可是楼令却从未想过过量地对曾经的敌人怀柔。这样干是对早就跟随那些群体的不公平,迟早要闹得两头都心怀不满。
不去刻意的针对,对于被征服者来讲就是最大的公平。
想要获得更多?倒是在被制定的框架内努力去争取啊。
不想在既定框架内挣扎?多数人真没有那种能力去砸烂旧有框架,不是人人杀进长安比考进长安容易。
回到“太原”的楼令没有马上进城,率先去的地方是汾水两岸的农耕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话说,农耕区设在水系的两岸,没有问题的吗?
多数的河滩地比其它位置更加肥沃,种地的粮食产量更高。
可是,一旦水系两边布满农田,没有特别修堤坝,乃至于修了堤坝都很容易在雨季出现水患。
春秋时期在水系附近进行农耕的问题不大,主要原因是树木太多,不至于造成水土流失。
到后面的朝代,尤其是西汉以及之后,人口增多且利用过度,除了没有人定居的地方,要不水系边上的环境已经被人为破坏很严重,比如说再也不见成片或成排的树木,导致每到汛期经常会出现大范围的水灾。
楼氏在水系两岸的农耕区并不是紧邻河床,更不会说占了河滩,与之水系隔了一里以上的距离。
经过数年的努力,太原盆地其它地方可能一般,临近汾水的两岸看去是连成一片的耕地,一条条水渠连接着汾水,各处能够看到水闸,同时相隔三百米就有一台水车在运作。
楼氏在上游用水严重,肯定是影响到了下游的用水,只是下游的那些家族不懂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居多,搞懂的家族则是不敢吭声。
多数情况之下,来过这一边的人,不懂的人看了也白看,能够看懂的人在看后沉默又沮丧。
跟利益有关的造物都存在专利,敢学就要有挨打的心理准备。
现如今,仅仅是太原盆地的粮食一年的产量,足够支撑楼氏一年半三万部队的用兵所需。
楼氏不是每一年都需要动用三万部队的用兵规模,每一年固定储存一批备用的粮食,多出的则是支援其它地方,主要是用于供应秦地的军事行动以及工程口粮。
楼氏还有一个“河阳”产粮区。这边得益于区域的优势,无法跟“原”地或“温”地相比,粮食产出却是跟“太原”差不多。
了解那一点,能够知道楼小白为什么异常排斥楼武被分封到“河阳”了吧?真让小宗得到那样的封地,不是后面倒反天罡,便是小宗自立。
楼令视察完了农耕区,进城之后没有往家赶,来到了城北的作坊区。
人没有靠近,密集的打铁声就先入耳。
站在远处的时候,可以看到耸立而起的一根根烟囱,它们不断吐出黑色或灰色的烟雾。
要是从北城门入城,能够看到不断往来的车队,车辆载着满满的煤炭或铁矿石入城,空了的车辆再出城前往煤炭场或是矿场。
由于常年运输的关系,那一边持续掉落煤石,早就让地面已经成了黑色。
作坊区主要集中在城北,居民区肯定就是在城南,城西和城东倒是没有被特别指定成为什么专属区,只是城西和城东会自动成为市集。
到了目前,作为楼氏“都”所在的“太原”城,城西的小商品市集以及城东出售生活物品的市集,一块已经变得很繁荣了。
那是因为城内的工人多,他们虽然没有固定工资,但是时不时会得到赏赐,手头有闲钱的人多,零售市场必然是要变得繁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