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烽烟再起

第740章 烽烟再起

中行偃苏醒的消息被严密封锁了。

之后的第七天,荀氏发出讣告。

在那个时候,待在“新田”城内的人第一时间得知中行偃去世的消息,随后消息向城外传开。

讣告?

那就是中行偃交代完了后事,为了让荀氏有新的篇章可以继续书写,做出了跟士燮一样的选择。

因为有苏醒过的关系,所以荀氏的新旧家主更替并不算是一种突然。

只是呢,有些人在未来恐怕不会好受了。

晋国的高层在得知中行偃昏迷之后,陆陆续续有去看望过。

这样一来,晋国高层已经提前得知中行偃昏迷不醒的情况,了解到楼氏医匠做出的诊断,早就做好了等待传出中行偃死讯的心理准备。

所以了,起码对于晋国高层来讲,在任的中军佐中行偃逝世并不算多么突兀的消息。

“这一下连上军佐都无法出征了。”郤至对中行偃的死亡并不觉得多么可惜,只是没有将幸灾乐祸表现出来。

是啊,要是中行偃处在昏迷的状态,还可以让智罃外出南征。变成中行偃去世,作为荀氏小宗之主的智罃肯定是无法出征了。

智罃熬没了同辈的旬庚,又将中行偃给熬了过去。

到现在,智罃成了荀氏内部核心族人中辈分最大的那一位,只要中行吴不揪着中行偃的死因不放,可以说智罃将得到前所未有的便利。

后面,中行吴将怎么来重新梳理与智罃的关系,无疑对旬氏来说很是关键,同时也将对晋国的整体局势产生该有的影响。

“荀氏宗子会怎么看待他那位叔祖父?”郤至认为中行吴不可能不痛恨智罃的。

那是因为中行偃跟智罃发生争吵的时候突兀昏迷,不久之后人给死了。

以那个过程,再加上之前智罃一直跟中行偃不对付,很难不让中行吴认定就是智罃害死了自己的父亲。

郤至看到楼令在思考,追问了一句。

“至少在国战期间不会出乱子。”楼令只能这么说。

看上去,中行吴不像是一个性情中人。

只要中行吴存在理智,他不会用过于激烈的方式来对智罃展开报复,家族的内战打不起来,没有影响到将要或在进行的国战,其他家族也就难以介入荀氏的内部事务。

楼令知道历史上的智氏是晋国末期的大BOSS,遭到赵氏、魏氏、韩氏围攻才在晋国除名,一直以来并不对智氏的下场抱悲观态度。

当然了,楼令也知道自己这一只蝴蝶改变了太多的事情,清楚历史轨迹变化之下,一些事情必将发生变动。

让楼令仍旧倾向于智氏不会被灭,有着其它的很多理由。

首先当然是楼令在压着,不是表现出巴不得智氏被灭,谁都要看在娇姬是楼氏主母的份上,不敢将智氏给灭了。

再来就是,郤氏一副巴不得内战赶紧打起来的模样,恫吓其他家族投鼠忌器,有着再怎么大的矛盾,动武绝不是最优先的选项。

楼令近期跟中行吴见了几次面,几次接触下来得出一个猜测,那就是中行吴超大概率会采取怀柔的策略,安抚家族内部心中不满的群体。

那并不是最为高明的选项。

条件允许的话,中行吴应该将智罃弄死,乃至于连智朔都弄死,让幼年的智盈成为智氏之主,用以达到家族内部的重新整合。

比较关键的问题是,中行吴有办法弄死智罃和智朔,可是中行吴无法做得天衣无缝,乃至于做得再如何天衣无缝,但凡有卿大夫想要介入,仅是智罃和智朔突然间的死亡就是一个现成的理由。

中行吴拿出为父报仇的宣告?说得过去,可是时机又不对。

起码国家不能是在爆发国战的状态之下,对吧?

天晓得这一次晋国会跟楚国或打多久,接下来是不是又很快会跟哪个国家爆发交战。

中行吴错过这一个窗口期,往后再动手恐怕不容易了。

那就是机会一旦过错,真的就是过错了的道理。

楼令等人在城外,之前忙着进行军队的编制。

同处军帐之内的人不少,应该说除了死去的中行偃之外,所有卿大夫都在,包括几个中高层人员。

智罃也在。他在得知中行偃死亡的消息之后,没有立刻动身进城,坐在原位发好久的呆了。

得知中行偃的死讯不马上回家?可以视作智罃在心虚。

智罃必须心虚,哪怕中行吴动手的可能性很小,那就是存在可能,一定会让智罃防着。

宗主过世,小宗之主怎么不立刻进城回家呢?在一些人看来,他们觉得智罃不敢回去,怕的就是悲痛状态下的中行吴不管不顾,看到智罃立刻就让人剁成肉泥。

为父报仇天经地义啊!这样的思想也就进入真正的法治社会才不被允许,要不然历朝历代都是认为理所当然,在个别王朝甚至不用负法律责任。

在什么王朝不用负法律责任呢?正是在那些特别强调孝道的王朝。其余的王朝,基本上为双亲报仇雪恨,被抓也会是从轻论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楼令看了一眼智罃,再环视那些正在盯着智罃看的人,咳嗽了两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得到征召的人基本已经到齐。”楼令等所有人都注视自己,接着往下说道:“这一次南征,以下军将(士鲂)为主将,下军佐、新军佐从旁辅佐。”

楼令已经跟几位卿大夫经过沟通,到了可以做出部署的阶段。

不是想要玩弄阴谋,别动不动就搞什么乾坤独断,要不然非常容易把自己玩成孤家寡人。

领导班子的存在价值就是沟通,凡事越是公正或透明,产生的矛盾就更加不容易变成爆点。

点到名的卿大夫站起来,先后行礼再齐声应道:“唯!”

因为中行偃死亡而终止国战?他不是一国之君,也不是在中军将的职位上死亡,不存在那样的待遇。

一个国家的国君死亡,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而薨逝,一概都会进行国丧。将要举行国丧的国家,九成九是不会启动战事的。

晋国的中军将在任上死亡?因为他是军政都抓在手的关系,死了会让很多程序无法正常进行,一应行动自然也会被迫终止。

虽然不是只有范氏和邯郸氏会南下,但是他们肯定要多出动点兵了。

“每位出战的卿大夫征召两个‘师’,有问题吗?”楼令分别注视士匄、士鲂和邯郸旃。

三位被提问的卿大夫,邯郸旃率先表示没有问题,士匄也立刻答应下来。

事先商量好的事情,等到了真正下达决议的时间而已,有什么好纠结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