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心态问题
“无功而返,有愧啊!”
南征大军在临近秋季的时候班师回国,走了快一个半月回到本土。
步入晋国本土之后,南征军团的一些家族就近回去,大军走一路散了一路。
那是因为并未取得大胜,没有资格到“新田”举行凯旋仪式。
又过去半个月,士匄等人抵达“新田”城内。
没有人到城外迎接,连出征的那些家族都没好意思。
毕竟,近些年来……,正确来说是郤武子担任中军将的时候,晋军对外屡屡取得辉煌胜利,晋国上下早就习惯了胜利。
这一次,南征军团并未战败,只是没有能够重创敌军,讲真话就是一时间让出征人员无法接受,连带没有出征的人也很不习惯。
正是因为已经习惯了取得辉煌的胜利,搞成了没赢就是输的既视感。
士匄、士鲂、邯郸旃、魏颗等人入城先去向晋君周复命,随后又一起来到楼氏府宅这一边。
在见到楼令的时候,士匄一脸苦笑地进行赔罪。
没赢,可是也没输,有必要吗?
上面不是说了吗?他们已经习惯了获得辉煌的胜利,没赢可不就是输嘛。
另外一点,战前楼令已经进行了那么完善的部署,前线指挥官只需要按照部署行事就不会输得太惨,获取胜利的可能性无限大。
因为有了那么好的部署,没有取得辉煌胜利,多多少少算是比较无能了。
楼令先让众人坐下,没有特别去看他们的脸色,说道:“详细讲一讲吧。”
该怎么说呢?只能说是实际指挥的士匄没有适应,搞得晋军的一切行动就显得迟缓。
挑毛病很好挑,士匄没有能力走一步看三步,不具备预先猜测出楚军动向的才能;他在各军的通讯上做得很差,一般是至少一天之后才知道某地发生了什么;他很多时候缺乏果决的行动,导致一次次错失了良机。
归纳起来是那么一回事,想要搞清楚脉搏一点也不困难,更为细节的地方在疏漏上就是太多了。
一场战役可能因为一个疏漏而导致全军覆没。
出现了太多疏漏的南征军团,他们怎么可能抓得住战机呢?
大体发生过什么事情,一直有接到战报的楼令早就知道,缺乏的就是对细节上的了解。
听了一阵子之后,其实楼令已经搞懂状况出现在哪里了。
“楚军退回本土便罢了。”楼令没有提南征军团的什么不是,安慰更是不可能,讲一句话便代表事情已经过去。
楼令看向邯郸旃,问道:“新军佐可有建树?”,后面又扫了一眼魏颗:“你呢?”
两个特别被提问的人,脸上都露出了尴尬的表情。
划下道来,要进行互相之间的比拼,搞得两次拉垮了。
等于说,原本很严肃的竞争,闹得好像是在开玩笑那般。
楼令为什么特别点名邯郸氏和魏氏?简单就是因为他们拖累了南征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