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王与周公旦是历史上权臣和君主的典范。
当时的周公旦也很抓权,讲事实也利用国家的力量帮自己的家族干了不少事。问题是他最后将权力还给了周成王啊。
不好说周成王是不是乐意让周公旦一直把持着权柄,反正周成王拿回权柄之后没有清算周公旦的后裔。
君臣二人也就成了历史上一个权臣与君主的绝佳典范。
后面的霍光便是效仿周公旦,比较可惜的事情是汉宣帝的度量不怎么样,霍光死后家族遭到了汉宣帝的彻底清算,其实就是汉宣帝给后世皇帝埋下了一个大雷了。
在司马懿之后,君主与权臣再也没有和睦相处的可能性,基本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恨司马懿的人肯定更多。简单就是因为皇帝就那么多,大臣可以有无数个。
其实,楼令愿意嫁女儿给晋君周,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要取代周王室。
那样一来,成功取代了周王室之后,楼氏可以得到齐国的待遇,分封过程中得到更多的便利,未来相当一段时间也是作为晋天子的护卫之国。
楼令更清楚几个卿位家族会忌惮,自己多少算是在玩火。
比较现实的情况是什么?楼令还真就需要这一场联姻,一来是补足家族历史的短板,再来就是将晋君周稳住。
不将晋君周给稳住,先别说取周王室而代之的事情,国家能不能保持稳定都难说。
楼令看着满脸笑意的晋君周,心里想得是:“这么聪明的一个人,怎么可能接受对自己不利的现状,不试图做点什么呢?”
无论是晋君周不断挑拨几个卿位家族,亦或是一再扶持中小家族,反正他只要坐在晋君的位置上,掌握着“名正言顺”这个大杀器,能够做的事情简直是不要太多了!
在大一统王朝,权臣的基础操作是什么?没有错,正是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君主,名正言顺地渗透进入宫城,对君主施行最为严密的监控。
只不过,楼令并不想做得太过分,吩咐翎姒去对晋君周进行监控,类似的活会有一些陪嫁的人来干。
可以的话,楼令还是很希望翎姒的婚姻生活能够过得幸福,只看晋君周给不给这个机会了。
在现如今,楼令最大的野心不过是持续壮大家族,并未心生对晋国之君的篡位之心。
要问楼令有没有进行武力的大一统的野心?那个要看很多方面,大环境允许才行,不是楼令一头热可以完成的事业。
在楼令看来,恐怕没有完成武力大一统的环境,一来是国内的卿位家族不允许,再来就是列国没有想象中好对付。
为什么卿位家族不允许?要是取代周王室,他们可以获得分封;若是完成大一统,他们撑死了还能比当前的地位更高吗?
讲真话就是,晋国之君没有楼氏的血统,楼令对于进行大一统的意愿也不是那么强。
要是变成宗周与齐国的那种模式,也就是进行时代的联姻,倒是会让楼令有更大的动力。
非常要命的事情在于上面所提到的那一点,想要完成武力大一统,必须先说服或打服其他卿位家族。
在打服这一方面,楼令并不认为有多大的指望,楼氏单挑其中的一家会有胜算,打旬氏和邯郸氏的胜算最大;对上范氏大概是六四开,楼氏是六,范氏是四;对上郤氏也是六四开,变成郤氏六,楼氏四。
那些说得是楼令没有动用火药,动用了一定不是这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只是呢,楼令依靠火药解决那些卿位家族,同时也完成大一统,历史进程不一定会比原来更好。
其实,时间是站在楼氏这一边,越往后肯定是掌握了众多技术领先的楼氏,持续拉开其他卿位家族的实力差距。
不是面临生死危机的窘境,讲真话就是楼令绝不可能动用火药!
为什么?火药在隋唐时期就已经出现,到宋朝得到更为广泛的利用。
在隋唐时期,西方那边不说还在树上生活,起码科技水平远不如东亚或西亚。
火药传到西方之后,他们在利用方面却是超过其它区域,极尽地发挥了火药在军事领域上的空间。
冷兵器时代,华夏这边还能依靠疆域大小与人口数量一次次跌倒重新爬起来。
提前步入火器时代,一切真就说不准了。
之所以说不准,主要是中原政权太容易骄傲自满,只有被彻底打疼之后,人们才会深度自我反省。一般还是上一个王朝太惨,警醒下一个王朝,如此反复的周而复始上演跌倒又爬起来的过程。
不动用火药的前提下,楼令说服其他的卿位家族反倒是比打服容易,只是隐患会非常大!
怎么说呢?
前有杨坚以陇右为核心力量,说服了其他的柱国家族,成功对北周取而代之。在杨坚这一代,各个军头的相处还算愉快,原因就是他愿意给合伙人让利;后来轮到杨广上位,他受不了无法口含天宪,想要对合伙人的“股份”进行压缩,试问那些合伙人怎么可能同意。
后面还有一个赵匡胤,一众部下由于天气冷,担心赵匡胤受寒给加了一件衣服,惊得赵匡胤高呼“你们可真是害苦了朕啊!”就上位了。
赵匡胤是赵宋的开国之君,真正完成赵宋政权稳定的人则是“烛光斧影”之后上位的赵光义。
这位驴车战神依靠承诺与士大夫共天下,得到了文官阶层的爱戴,也决定了赵宋重文轻武的格局。
所以了,无论是杨隋或是赵宋的模式,隐患都十分严重。
楼令想不出十全十美的方法来说服其他卿位家族,哪怕是晋国能够完成武力大一统,极大的可能就是大一统完成之后不久,整个国家就会处处烽烟,随后再陷入武力割据的状态。
由于缺少了战国乱战的阶段,大一统思想并未生根发芽,历史出现这个大变动,晋国经过一统又分裂,大概率会是一场新的春秋战国格局。
等战乱频繁且长久,有人提出大一统理论,不断涌现有志之士,最终大一统理论得到广泛接受,或是某强人施加给诸夏大地之上的人们。
既然是那样,楼令到底是在忙活些什么玩意?他一开始就是遵循“官本位”的认知,努力着不断往上爬;后来有了一定资本就开始搞创新,同时又继续努力壮大家族;等有了保护果实的实力,楼氏不是拿出领先于这个时代的产品,缓慢但是正在向外供应吗?
仅仅是冶炼技术与纸张、印刷术这三样的出现,便是楼令对这个世界的极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