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3章 五味杂陈啊!

事实是什么?到现在的阶段,楼氏一直都在出现新的造物,大多应用起来会增加生产效率,有些东西量产也能够方便日常的生活。

很现实的情况之下,绝大多数有益于方便日常生活的用品,它们被搁置到了一旁。原因并不复杂,工匠的数量就那么多,武器装备的产量尚且上不去,怎么会调动本就不多的工匠去生产其它的产品嘛!

看看,楼氏都这样,其他家族会怎么样?

说白了,一定是某种特别需要的物资在产能上得到满足,乃至于是产能出现过剩的情况,其它物品才会被列入量产的名单。尤其是军事物资得到满足,产能才会出现转移。

当然,说得是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草台班子会干出什么事情都难说。

“今天不上课,你过来是……?”楼令正在整理新的教材,不用上课的郤耀来了。

“老师。”郤耀先恭敬行礼,再说道:“方才中行吴突然拜访,提出求购粮食的请求。”

啊?

郤耀其实是该被称为温耀,他是温氏的世子。

外出东征的郤杨和郤至不在,留守的温氏世子确实是可以拿家族的一些主意。

只不过,中行吴不是无法联系上郤杨或郤至本人,着实不该直接找郤耀才对。

“他有提到向范氏求购粮食的事情吗?”楼令知道郤氏能做主的人不在国内,自己作为老师是可以给郤耀一些建议,话却是要问清楚。

郤氏的小宗温氏坐享“温”地,而“温”地是晋国两大产粮地之一,另一个产粮地是“原”地,由范氏掌控在手。

在极度缺粮的情况下,楼氏一样会向郤氏和范氏求购粮食。

话又说回来,哪怕楼氏已经做到可以自产自足,还是在向郤氏和范氏持续求购粮食。

在对粮食的持续储备上,没有人比楼令做得更加用心了。

“啊?”郤耀被楼令问得发愣,一小会才答道:“他没说。”

中行吴可以不说。

正常情况下郤耀至少需要旁敲侧击一下。

看来,郤耀根本就没有想到那一点?

楼令温和声问道:“你没有答应他吧?”

郤耀摇头说道:“我给予的答复是,等宗主和父亲出征归来。”

起码没有胡乱答应什么。这样就挺好的了。

这样一来,郤耀过来问,是个什么意思?

“能够看得出中行吴很迫切。耀是来问一问老师,荀氏出现什么危机了吗?”郤耀将疑惑问出来。

楼令还真知道什么情况,说道:“中行吴已经正式接管荀氏,差得只是各个家族见证继位。他需要对各个小宗进行安抚,必然需要大量的粮食。”

另外,不出意外的话,后面中行吴也会拜访楼氏,提出粮食上面的采购需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应该说,中行吴会拜访每一个卿位家族,提出粮食采购是在进行一种试探。既是看各个卿位家族对他继承荀氏宗主之位的态度,也是分辨最为起码的友好度。

所有没有继位的宗子或世子,基本上都有这么一出,算是上台前的一种预演了。

演个什么?粗浅一点就是互相认人,免得大众不知道哪个家族的谁将要接管家族权力。

互相之间存在矛盾的话,看一看能不能在正式接管权力之前进行化解,等等之类。

楼令正和郤耀聊着,有人通禀说是中行吴前来拜访。

那样的话,中行吴就是没有事前派人知会,进行临时的拜访。

这种行为一般出现在关系亲近的家族。

比如说,中行吴有先派人知会郤耀,什么时间将前往拜访。这是荀氏与郤氏的关系,没有到可以随时上门拜访的程度。

楼氏与荀氏是姻亲,算起来楼令是中行吴的姑祖父,具备临时上门拜访的资格,提前派人知会得是要商议很重要的事情。

楼令让楼司前去大门迎接,吩咐其他人做好待客的准备。

等楼令换好了衣服来到待客大厅,看到的是中行吴与郤耀聊得比较热烈。

有限的接触次数之下,楼令是发现中行吴有比较高的社交能力,看着跟谁都有话题可聊。

中行吴看到楼令立刻站起来,行礼问候:“姑祖父!”

楼令笑呵呵地应下来,示意中行吴赶紧坐下,走到自己的座位也坐下去。

事先已经有人给上了待客之物,其实就是一些汤汤水水,再多也就是蜜饯而已。

在刚才,中行吴已经试探出郤耀为什么会在楼氏府宅,心里还真没有丝毫的意外。

郤氏跟楼氏真的是太亲密,搞到现在楼令甚至可以做郤氏的很多主。

当然,那是郤氏之主目前太过年轻,郤武子生前做了托孤的行为,郤至与楼令是刎颈之交,郤杨和郤耀又是楼令的弟子,楼氏宗子是郤氏的女婿,诸多的因素所叠加起来的原因。

很多人认为郤氏完全是不吃教训,有了一个栾书狂挖郤氏的墙角,竟然还敢那么信任楼令这位楼氏之主,等着看郤氏倒霉,或是与楼氏闹翻呢。

上门拜访的中行吴没有马上讲正事,聊了一会其它事情,比如南征与东征,周王室那边目前的动静,最后才提出粮食的采购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