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萝卜糕

“米粉调配也比揉面简单,往米粉里加水用筷子不停地搅拌就行。”

“更不要说萝卜本来就便宜,成本低,自己家做,做一大锅都要不了多少钱。”

“落落上小学的时候,他们学校门口有一家小吃店卖萝卜糕,煎好的那种。很便宜,一块钱可以买三块,落落每次放学都要去买,那段时间她每天上学我爸都会给她一块钱让她买萝卜糕。”

“后面好像是因为不干净还是什么的,把学校里的几个学生吃坏肚子家长闹起来了。落落倒是没有吃坏过肚子,但我妈不放心就自己学了在家做给落落吃。”

“原本我是不会做萝卜糕的,是有一次周末我爸妈不在家,给了我30块钱让我带落落去隔壁吃快餐。”

“原本我们两个打算去菜市场买两个番茄回来做番茄炒蛋,剩下的钱一人一半分了。结果出门前正好在厨房里看到了我妈前一天买的白萝卜,我菜炒的不咋地但是点心做的还可以。”

“和落落商量后我们两个决定赌一把,做萝卜糕试试看。结果没想到萝卜糕居然这么简单,连《点心大全》都没翻一次成功,而且还挺好吃的。”

“从那以后只要我爸妈有事出去给我和落落钱,我们俩都做萝卜糕吃,后面吃腻了才会赌一把炒番茄炒蛋。”

说完,秦淮把锅里煎好的萝卜糕一一夹出来,又放一批新的进去煎,大盘端起来递给安悠悠:“尝尝。”

安悠悠最喜欢试菜了,听秦淮这么说,开心地接过盘子,拿起筷子就夹起一块萝卜糕塞进嘴里。

“唔!”安悠悠发出好吃的声音,“好吃,我之前从来没有吃过萝卜糕,没想到这么好吃。”

陈安听安悠悠对萝卜糕作出如此评价,也没有矜持,在老板面前也没什么好矜持的吃就对了,也拿筷子夹了一块尝味道。

咀嚼两下,陈安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安悠悠没有在故意拍老板马屁,这个萝卜糕是真的好吃。

萝卜糕作为一款非常家常、大众、简单且廉价的点心,它很难做得难吃的同时也很难做得特别好吃。

因为它的用料非常简单,萝卜是汁水充足的,同时也是寡淡的,把萝卜做成萝卜糕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消除掉一些萝卜的辣味。

这个辣味是秦淮高中同班的一个女生的说法,说萝卜生吃辣味非常浓,煮熟了吃也有一点残存的辣味。秦淮本身是不太理解的,在他看来这就是萝卜味。

但是对于不喜欢吃白萝卜的人而言,萝卜糕确实可以消除一些他们不喜欢的白萝卜的味道。

煎炸的食品本来又是很多小朋友的最爱。

陈安觉得秦淮的萝卜糕非常好吃的点在于,它极大程度的体现了鲜味。

它的口感很好,外酥里嫩。

它的味道很好,香菇、虾米、萝卜和米粉的简单结合,其实是最简易版的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

它的卖相也很好,切成四方小块的萝卜糕被煎得微黄,底色是漂亮的乳白,闻着还有米粉的米香。

这样一份看似普通实则秒杀市面上99%的萝卜糕,陈安觉得放在学校门口卖一块钱一块的天价也未尝不可。

小朋友一定很爱吃。

毕竟哪个小朋友能拒绝放学之后,在学校门口吃上一块外酥里嫩、米香味浓郁、整体味道相对清淡但是很鲜美的萝卜糕呢。

陈安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吃。

有的人没有吃,只是默默的拍马屁。

裴行觉得自己今天早上输了。

虽然他早有准备提前上班拔下头筹,又精通泡茶之道,毛遂自荐赢得小秦师傅的心,更是第1个获得小秦师傅在揉面上指点的点心师傅。

但他还是输了。

输给了李华这个刀工好的马屁精。

李华在接受小秦师傅调馅指点的时候,说的可全都是他的词儿啊。

而且裴行觉得小秦师傅在调馅上的指点比揉面上更娴熟,更言之有物,更专业,也更自在。

失策了,裴行没想到秦淮去黄记进修几个月,进修的居然是调馅。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今天秦淮做的四喜汤团和三丁包裴行也都看到了,作为一名专业厨师,裴行看到了秦淮在短短几个月内惊人和堪称恐怖的进步。

揉面进步了,调馅进步了,指法进步了,甚至连刀功好像都有所进步——拿刀的姿势和切菜的动作非常专业,一看就知道有高人指点。

裴行太想进步了。

裴行盯着安悠悠端着的盘里的萝卜糕,手上拿着筷子没有去夹,回味了一下刚才秦淮闲聊时说的话。

有了!

“小秦师傅,其实我小时候也跟我妈一起学过做萝卜糕。”裴行笑着道,笑得非常谦卑,笑成了小裴学徒的样子。

秦淮正在给萝卜糕翻面,听裴行这么说顿时来了兴趣,说:“是嘛,你家那边的方子和我这个一样吗?”

裴行默默夹起一块萝卜糕,不吃,道:“差不多,我妈喜欢加香肠,说这样煎着吃起来香。”

“不过我当初学的时候就比不上小秦师傅你了,我第1次做的时候面糊太稀,蒸的时候没定型蒸散了。”

“反复练习了两三次才成功的。”

“对的小秦师傅,今天早上您指点我揉面的时候要用的那个巧劲我好像有了一点感觉,吃完午饭您有时间吗?您帮我看看我这个感觉找的对不对。”

秦淮没多想,点点头:“当然有时间,其实也怪我表述的不够准确,这种感觉我是真的说不明白,多练就能找到。”

“您表述的已经很清楚了,是我自己悟性不够,水平不够,没悟出来。”

说完,裴行咬了一口萝卜糕露出惊喜的表情:“这萝卜糕…当您妹妹真是太有口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