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0章 推广乡议制度

乡议局隶属于门下省,萧嘉穗这个门下令,主要负责国朝一应法律制定、对于王伦的圣旨有封驳权,所以萧嘉穗从江南回朝后,就一直忙碌着对前朝律令的修改和颁布。

某种意义来说,王伦推行乡议局制度,其实就是将权力下放到了民间,是他要“与万民共天下”的最主要的一步,也因此这个制度受到了南方诸行省的抵制。

由于赵佶父子跪得太快,许多对新朝不满的人,都认为王伦得天下过易,但实际上北方诸行省是被汉军大力梳理了一遍的,当初岳飞、韩世忠领兵南下,也只是重点打击了地方的反对势力。

这让民间的反对派一面觉得皇帝杀戮过重,一面又觉得自己有实力与中央抗衡。

既然在南方推行乡议局制度阻力太大,王伦便打算换个方式,继续加强对民间的宣传工作,同时正式将乡议大夫议事引入到朝堂之中。

他与萧嘉穗商议后,便召开了第一届乡议大夫会议,主要讨论的就是与本行省事务密切相关的朝廷相关法律规定。

在王伦的设想中,下一个“五年计划”,朝廷制定的相应的政策,就可以集八行省乡议之智,切实推动对最广泛百姓们有益的事务。

于是朝廷对于乡议大会展开了热烈的宣传,等到会议结束,《民报》刊登了会议内容后,天下各行省府县顿时变得热闹了起来。

“吉林行省黄龙府利涉县同馆乡的这位乡议大夫颜十二郎提议,请修通河水道,引水渠入田亩,可浇田四千亩,朝廷允之。”

湖北行省江夏府嘉鱼县的一处小茶馆,百姓们正在听一位说书先生读报,那先生读完,便感慨地说:“只四千亩水浇田,朝廷便要登报宣扬,这乡议大夫竟能上达天听,天子竟然也答应了!”

有人便很不满:“四千亩也不少了,如何还嫌少?”

那说书先生笑了起来:“我有一同乡,他那侄儿就曾随王师攻金国,回来后百般诉说,只说辽东地域广阔,都是黑土地,最是肥沃,偏人口不多,寻常百姓便能一丁分得百五十亩,算起来四千亩也不过二十户之家的土地,如何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