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在忙碌地准备着新一年的工作计划、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总结、对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讨论,随着洪武十三年天气转暖,春日回归,各地的战事又起。
最先爆发的仍旧是日本倭国的海战,狄成已经领义勇水师攻占了萨摩国南端的屋久岛,又发起了对附近奄美大岛的进攻。
如今水师对于攻占岛屿已经形成了一个流程,火炮船先对倭国沿海定居点炮轰一轮,接着以小船运载兵力强行登陆,并在火炮船的火力支援和覆盖下,在陆地结阵,就这么一路平推过去。
与以往汉军习惯性地攻敌之必救不同,此次东征日本,朝廷和水师的命令,就只有两个字:平推。
而且朝廷特意对义勇水师做了规定,登岛作战之后,凡可以搬运走的缴获,都归义勇水师所有,朝廷指派官吏监督分配行为,什么都不要,只要矿场和工匠。
最开始七省渔民、商队兴致勃勃地冲到日本外海、跟随第一次作战后,都显得颇为失望,因为倭人也太穷了,放眼望去都是低矮的草房木屋,没什么值钱的家具,仍旧在使用木制农具,吃的也是糙米、盐腌的鱼干、各种渍菜、野菜、腌菜。
老子身家怎么也值三五十贯,却来抢你们这一群全部家当也不值三五贯的穷狗?
义勇水师的民兵们很愤怒,朝廷在强行推动了均田令后,这些民兵们好歹都算是有产之家,抢劫的对象呢?倭人农夫大多是租种日本贵族、武士们的私田,只是一群身材矮小的农奴罢了。
于是屋久岛上的倭人就被当作奴隶,义勇水师无师自通地也搞起了劫掠倭人为奴的生意。
反正朝廷一直在组织各种寻矿队、探矿队到处寻探矿山,各行省都有矿场,急需人手,便作贱价发卖了,也能得钱,何乐而不为呢?
在水师的带领下,针对倭人的奴隶贸易便迅速发展了起来,淮北行省也抓住了这个机会,东海县连云港放开政策,第一批被送到连云港的倭人奴隶,便迅速被发卖一空。
赶到筑前国的平忠盛很是悲愤,日本这个封闭的岛国,虽然曾经向唐朝学习,但学了个寂寞,中央集权始终搞不起来,反而像是此时的欧洲一样,推行的是完全意义上的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