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整个黔中行省的民间武装械斗、土司之间的争斗、与朝廷的争斗从来就没有断过,而且引发的动乱,时常影响到四川行省东南、湖北行省西南、湖南行省西部以及广西行省的北部。
对于黔中行省,王伦一直是招抚为主,承认前宋时册封的诸土司土官的世袭权,也效仿前宋,吸纳土司子弟入京为官或者求学,但黔中行省内部就从未安稳过。
这个原因也很简单,黔地多山,多山间小盆地,在汉人到来之前,这里绝大多数的山间盆地,都是丛林横生,沼泽遍地,瘴气、蚊虫、毒蛇、猛兽,使得盆地基本都处于一种蛮荒的状态。
从东汉一直到前宋,汉人不断对这些山间盆地开拓着,砍伐树木、梳理水道、驱赶蚊虫野兽,就在盆地、半山腰开垦出一块块小小的田地。
一些蛮夷部落也接受了汉人的农耕生活方式,但仍旧有大量的“生蛮”存在,认为汉人和熟蛮抢占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土地,于是时常从山林钻出来袭扰杀戮。
他们永远不会考虑,若没有到来的汉人,传入的汉家各种技术,这些土地仍旧是蛮荒之地,他们仍旧只敢生活在山顶或者半山腰,根本没有任何机会下山。
王伦知道对黔中行省的开拓,若是换位思考一番,汉人就是处于侵略和殖民者的位置,但是很抱歉,在这个时代是没有人权可言的,汉人至少还讲道理,愿意推行教化,手段已经算是相当温和了。
所以他也延续了前宋的政策,黔中行省除了中部狭长的三个府,其余地区仍旧是羁縻州县,地方自治权仍旧在本地的蛮主、蛮帅那里,朝廷甚至没有要求必须缴纳两税。
对于黔中行省以及周边蛮夷部落居多的地区,朝廷也仅仅是设了商税关卡,通过茶叶、食盐、粗布、铁锅为商品的贸易行为,与诸溪峒蛮徭人等尽可能地和平相处着。
因为从开国时,王伦的目光就一直放在北方、放在东南,他必须先解决中原王朝最大的外部敌人和隐患,才能有足够的精力调和内部。
但朝廷的和平相处政策,在生蛮眼中,就变成了中原软弱,况且他们辛苦打猎、手工的商品,被中原商人们低价收购,这就是汉人对他们财富的掠夺!
“恩施府彭儒武欲奉表入贡,为南渭、永顺等州北路溪峒所阻,道路未通;琴州溪峒杨进颙欲率族属归生界五百余户、疆土三百余里,为武冈徭人所阻;又恩施府南寨向再健请袭父爵,杨正拱领土兵往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