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岛上,阮小二将折彦质带来的朝鲜军队安置好之后,便与随军前来的众将议事。
“耶律宁已经占据了萨摩国的日置郡,狄成也已经占据了大隅国,倭国西海道南部已经被我军占据,张顺在筑前国抢占了一块地盘,倭国大将平忠盛仍旧有两万左右的兵力,皆是从东大岛诸国召集而来的!”
阮小二对着身后悬挂的地图指指点点,先将西海道战事的大致情况简单介绍了一番,张顺推进不那么顺畅,主要原因还是参战的主力是朝鲜兵,战斗力实在太弱了。
若是朝廷肯调动山东、河北、淮北诸都督府兵,只怕一个冲锋就能够占据了西海道,但阮小二也知道,朝廷目的是消除朝鲜行省的内部反抗力量,祸水东引,只能慢慢打。
“阮小七领船队在倭国山阳道长门国外海游弋,给你们半个月时间休整,半个月后经伊歧岛入筑前国参战,彼时阮小七会截断长门水道!”
王伦定下的对日本作战的基调就是慢打,为的是抢占奴隶、抢夺矿藏,他觉得就是打个十年又何妨?朝廷咬咬牙都是能够支持下去的。
折彦质点点头,前线包括义勇水师的战报同样送到了朝鲜,耶律宁那里可以隐瞒一些民兵屠杀的消息,但该详细上报的情报,他并无半点隐瞒,所以折彦质也收到了前线的评价,认为倭兵兵弱,唯恃以勇且顽也。
若按照阮小二的评价,倭兵的战斗力要比朝鲜兵强的,朝鲜兵属于典型的只能打顺风仗,而且还得打那种兵力碾压对手的顺风仗。
但他没办法表露出对朝鲜兵的鄙夷,毕竟跟着折彦质东来的,还有不少朝鲜军官。
阮小二重申了朝廷对日作战的缴获分配,一众朝鲜军官顿时双眼放光,辛辛苦苦渡过海峡,不就是奔着这个来的么?
在对马岛休整了半个月,阮小二调度船队,将两万多朝鲜军队依次送到伊歧岛,再从伊歧岛转运至筑前国。
在筑前国登陆后,折彦质看着被飓风摧残过的海滩,不由得握紧了腰刀。如今朝廷名将众多,他难得有机会参与到倭国的战事中,而且王伦也舍得放权,直接交给了他三万朝鲜士兵的指挥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