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高颍与老乡张延才一起入西域寻求出路,他毕竟是前宋最后一届科举的进士,本事自然是有的,所以从高昌城被薛弼连着其余百余名年轻人一起送到岳飞那里时,他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统计刚刚被岳飞攻下的占德城各种缴获。
高颍将自己入西域后的第一个任务完成的很不错,于是他就成为征西域大军负责后勤管理中的一员,至于张延才,他口才好,能说会道,就被选去负责协助与西域诸国的外交事务。
自此高颍就与一百五十名汉军、四百漠北诸部牧民一起,留在了占德城,高颍的任务,就是协助上官对本地区百姓收税,那么汉军就可以保护本地区的安全以及来往道路的通畅。
可以说高颍主要打交道的对象,都是西域诸国来往的商人,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自称是从天竺来的珠宝商人。
高颍正在学习波斯语和突厥语,他觉得多掌握一门外语总不会有错,至少收税时不会被狡猾的本地人所蒙骗。
这位天竺的珠宝商人会说波斯语,由于跟占德城的一个小贵族有生意上的纠纷,双方拉扯着就来到了占德城实际统治者的汉军面前。
高颍调解了纠纷,喝令妄图趁着汉军占据占德城的混乱时期赖账的波斯小贵族补偿天竺珠宝商人,为表感谢,天竺商人请高颍喝酒,两个人就此混得熟了。
虽然朝廷已经规定,身毒、天竺、信德、印度等诸多翻译后的地名统一定为印度,但高颍还是习惯地称呼为天竺。
高颍听说过有关天竺的许多传闻,便向这位名叫本塞里的天竺商人打听所谓的“种姓制度”。
本塞里自称来自天竺西南的孟巴德维城,那里现在属于希尔哈拉王国,是靠近大洋的一个由诸多岛屿组成的繁华城市。
本塞里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天竺人,而是两百多年前被迫从波斯逃离南下的,所以他属于居住在天竺的波斯人。
这句话被他反复强调,高颍本不以为然,但随着本塞里对天竺的诸多种姓详细介绍了一番之后,高颍突然明白,这家伙为何要反复强调自己不是天竺人而是波斯人了。
因为被本塞里称为“瓦尔纳”的种姓制度,实在太荒谬了,人居然会因为肤色、从事的职业、姓氏、血缘等诸多复杂的原因,而被区分为四大种姓,也就是四等人,最下面还有“达利特”这个“不可接触者”的庞大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