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未曾听闻过黄立极与王承恩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冲突,但值得一提的是,黄立极与魏忠贤乃是同乡之人。尤其在天启后期,他们两人紧密合作,分别掌控着内廷和外廷的大权,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
从整体来看,黄立极在公德方面虽有所表现,但程度有限。若将其与万历时期的方首辅相比,甚至还显得更为随波逐流、缺乏主见。
与此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魏忠贤在崇祯朝再度得到新皇帝的宠信。曾经如同丧家之犬般落魄的他,如今又恢复了往日的威风,再次挺直腰杆、耀武扬威起来。
这种局面自然引发了以王承恩为首的潜邸旧人的猜忌之心。毕竟,魏忠贤过去的种种行径令人难以忘怀,如今他重获权势,无疑给朝廷内部带来了更多不稳定因素。因此,王承恩等人对于魏忠贤的一举一动都格外关注,双方的关系愈发变得扑朔迷离且微妙异常。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王承恩手下的人向黄立极发起攻击或刁难,似乎也并非完全出乎意料之事。或许其中牵涉到复杂的权力斗争和利益纠葛,使得局势变得愈加错综复杂。
黄立极若是没有崇祯皇帝所定下的那道内阁首辅若非遇到紧急状况、必须干满五年的硬性规定存在,恐怕他早已在两方势力的接连弹劾之下黯然下台了。要知道,这位黄立极可是在天启六年的时候便坐上了内阁首辅之位,掐指算来,距离他卸任的日子也就仅仅只剩下一年光景而已。
尽管南京官场与北京城相距足有数千里之遥,但只要是稍有头脑、心怀上进心之人,即便是面对如此细微到几乎难以察觉的局势变化,也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端倪,这里面自然也包括项子煜。
当听到许觉刻意提及黄阁老时,项子煜心中当即了然——许觉此举显然是对自己有所防备,担心他会和黄阁老以及昔日那些旧阉党之间存有什么深厚交情。然而,项子煜并未表现出丝毫慌乱或急于为自己辩解之意。因为他深知,对于这类事情,往往越是心急如焚地想要解释清楚,反而越容易陷入越描越黑的尴尬境地。
于是,他只是面色平静如水,缓缓开口说道:“许老爷您目光如炬、洞察秋毫,请相信下官所言不虚。下官与黄阁老之间实在谈不上有什么密切往来,此间诸多事宜的关节之处尚有众多人物牵涉其中。为了替下官摆平此次劫难,也是几经辗转,好不容易才找到合适的人疏通关系方才得以解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