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山谷的雪

这一发现让现场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原本安静的周围也开始传来窃窃私语的声音。李平见状,连忙摆手解释道:“各位莫慌,这手铳里面并没有火药,它只是我立功的奖品而已。”

尽管李平如此解释,侍卫们还是不敢掉以轻心,他们小心翼翼地将手铳收了起来。这时,一直站在不远处的崇祯皇帝似乎对这一幕产生了兴趣,他饶有兴致地走上前来,蹲下身子,仔细观察起这把手铳来。

就在崇祯皇帝端详手铳的时候,他的目光突然被行李中的几个陶瓷罐吸引住了。这些陶瓷罐大小与成年人的拳头相当,而且这样的陶瓷罐竟然有七八个之多!

看见青年商人拿起了陶瓷罐,李平急忙解释道:“大人,这可不是一般的罐子,这里面装的可是军中的甲级军粮啊!这军粮可厉害了,里面不仅有猪油,还有肉糜和玉米粒呢!小人这次退役回乡,特意从荣军商铺里买了一些带回来,给家中的弟弟妹妹们尝尝鲜,解解馋。这绝对不是什么违禁品,请大人明察啊!”

崇祯皇帝听了李平的解释,心中不禁一动,他仔细端详着手中的陶瓷罐,喃喃自语道:“这不就是罐头吗?没想到新军的军需部门如此厉害,竟然连罐头都能造出来了。”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的心情愈发愉悦起来,他满意地点点头,然后伸手拍了拍李平的肩膀,笑着说道:“嗯,不错,不错!你这小伙子还挺有心的嘛。这军粮能管饱吗?”

李平被崇祯皇帝这么一拍,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那种莫名的熟悉感又涌上心头。他不禁有些紧张,结结巴巴地回答道。

通常情况下,这种甲级军粮大约有一斤重,而在以往的军队中,这种甲级军粮是非常罕见的。常见的军粮一般都是乙级军粮,里面仅有少量的豆油、花生油以及一些咸菜等食物。

如果真的有这样的甲级军粮,那么通常会由一个小队共同享用。大家会把这些军粮放在大铁锅里炖汤喝,这样每个人都能分到一些,虽然数量有限,但也算是一种难得的享受了。

崇祯皇帝听后点了点头,表示认同李平的说法。毕竟在这个物资极度匮乏的时代,即使是崇祯皇帝的亲生儿子,他最为信任的近卫军勇卫营,也只能在保证基本温饱的前提下,让士兵们的肚子里稍微有点油水而已。

如今,近卫军的战兵数量已经从南下平乱时的一万人扩充到了现在的三万人,再加上十万名辅兵,这已经是崇祯皇帝个人所能承受的极限了。

实际上,为了缓解户部的财政压力,同时也是为了能够更加自由地推进军事改革,除了规定的军饷之外,所有超出规定范围的额外开支,都是由崇祯皇帝的内库来支付和补贴的。

毕自严这老貔貅,好几次都想赖掉近卫军勇卫营的军饷,他知道崇祯皇帝富得流油。

·······

这是一辆造型独特的马车,它的顶部覆盖着一个宽敞的大棚子,给人一种现代公共汽车的感觉。这种设计显然是以实用性为首要考虑因素,旨在最大限度地容纳乘客。

当十个人登上这辆马车时,他们发现车内空间依然十分宽敞,丝毫没有拥挤之感。李平在上车时,目光被车身上“昌平总兵府”的字样所吸引,这让他对这位年轻商人的身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辆马车的大小恰好能容纳十个人,车夫则坐在前方露天且高高翘起的驾驶座上,掌控着马匹前进的方向。这种西式的四轮马车在一马平川的平原上行驶非常合适,但如果再往北进入燕山山脉和草原地区,传统的两轮马车和独轮车则更为适用。

然而,在地形平坦的京畿地区,崇祯皇帝大力推行铁路、四轮马车以及运河运输等方式,一切都是为了提高运输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马车内部布置得十分舒适,铺着厚厚的地毯,有效地阻挡了外界的寒风,使得车内温暖如春。马车前排坐着崇祯皇帝和其他男性乘客,而后排则坐着五位女性。

看着所有的男人们都沉默不语,也许是因为旅途的疲惫,也许是因为崇祯皇帝的特殊身份让他们心生敬畏。然而,那两个被崇祯皇帝宠坏了的小女孩,显然并不愿意就这样一路安静地坐着,仿佛变成了两座雕塑。

这两个小女孩对周围的环境早已熟悉无比,身边的男人们也都再熟悉不过了,即使有不认识的,也绝对不可能有机会去熟悉。于是,她们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落在了李平身上。

毕竟自家男人就坐在身旁,这两个小女孩便毫无顾忌地对李平上下打量起来,那好奇的目光就像要把他看穿一样,上上下下地看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