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顺天府的配合,锦衣卫很快就查清了广顺街近几十年出现过的所有的酒楼。
其中有两家,是敦郡王府的产业。
放下卷宗,太子神色凝重。
刚开始虽然怀疑敦郡王,不过并无确切的证据,对太子来说,敦郡王只是嫌疑人之一。
等到一条条线索指向敦郡王府,太子不得不开始考虑要如何将影响降到最低。
他是先皇的弟弟,在皇城活跃了数十年,无论是宗室勋贵,还是文官集团,都有着深厚的人脉。
这一点,从有官员奏请太子出征就能看出端倪。
诸侯环伺,京城经不起剧烈的动荡。
更何况,太子还得考虑政权的平稳过渡。
“老金!”
良久,太子的声音终于响起。
“奴婢在!”
“去一趟吏部和内务府,请两位王爷过来品茶。”
“喏!”
话音落下,金顺弯腰退出。
既然太子提到了内务府,那就将视线先转移到内务府去,然后让时光倒流,退到昨日下午。
刘总管带着义子从东宫告退,然后直接赶回了内务府。
命党副总管前去大牢准备,刘总管回到自己的房间,将身心调整到最佳的状态。
在刘总管的认知中,阉割是一门艺术,除了下刀准确,还得保证过程的流畅。
缓缓坐下,慢慢的靠在椅背上,刘总管轻轻的闭上了双眼。
等到他拉开房门,党副总管已在门外站了许久。
“干爹,都准备好了!”党副总管的眼底闪过了一丝兴奋。
“待会你给咱家打下手。”
这一丝兴奋,被刘总管敏锐的捕捉到了。
“谢过干爹!”党副总管大喜过望。
他审讯过许多的人犯,也使用过许多的刑具。不过在他的心中,刘总管的阉割术,才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只要刘总管动刀,再硬的骨头,也得乖乖的招供。
如果他能完美的继承这种手段,就算其他方面差上一些,也是内务府不可或缺的人物。
刘总管哪能不清楚义子的想法?
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刘总管走下台阶,前往大牢完成太子交代的任务。
大牢内,建福宫的太监被固定在特制的台子上,内心无比恐慌。
这几日,虽然也吃了些苦头,可忍一忍也能扛过去。
可等到他被固定成这种姿势,瞬间就想起了关于刘总管的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