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艘船原本最大的特点便是速度快,船的流线都是为了速度而特地打造。
本来士颂不想用这船当自己的旗舰的,但蔡瑁甘宁在这一点上,却出奇的一致,甘宁宁可自己的这艘船进行改造,让人在上面铺满稻草人什么的,也要让士颂在这船上。
说白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若是真出了什么特殊情况,外层的稻草人什么东西,都是随时可以快速拆卸掉的。
那时候,只用全力南撤即可,同去的其他战船,也会拼死也会断后。
更别说,还有以连环战船为主的接应部队。
这才是水军诸将,放心士颂去曹操面前“浪”的资本所在。
等到夜深之后,蔡瑁遵照士颂的叮嘱,前来报告。
“主公,这大雾,就要来了。”
此时的蔡瑁,其实已经隐隐之间,察觉到了士颂的做法,觉得危险的同时,也不得赞一声士颂的高明。
士颂抬头看了看长江,江面上的雾气还很稀薄,但士颂在后,世也是经历过长江上的大雾天的。
别说是江面上伸手不见五指,就是横跨长江两岸的大桥之上,能见度也不过二、三十米。
这也是士颂有信心去玩一把草船借箭的自信和起底。
“出发!”士颂一声令下,登上了甘宁所在的锦帆战船。
随后,早扎好草人的二十多条轻快战船一字排开,跟在士颂战船之后,缓缓向曹军大营驶去。
随着船只的进发,江面上的雾气,也正如蔡瑁所言,逐渐浓厚起来。
若非二十多条战船之间,绑着绳索,悠悠摇曳的灯火为号,这样的大雾中行船,只怕很容易会迷失方向。
至于冯习和杜袭二人,则统领连环大船,率领一支精锐水军部队押后,作为士颂的接应部队。
大雾弥江之后,二人按照士颂的吩咐,和前面的船队保持距离,做好隐蔽。
但现在这种情况,其实也不需要做好隐蔽了,能把自己船队的战船归拢好,就已经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