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三朝老将,黄盖自然是对东吴忠心不二,一心想着如何破曹。
周瑜本想拒绝,但忽然心头来了灵感,看着黄盖的坚定的神态,说道:“还真有一事,非老将军不可。此策,老将军需得受些委屈,还请老将军斟酌。”
“斟酌什么啊,只要能破曹军,保我江东基业。大都督但说无妨!”黄盖也是慷慨陈词,似乎不论周瑜安排自己干什么,自己绝不会推辞。
见此,周瑜也不再扭捏,轻轻地对黄盖说出了自己的计策,黄盖听后先是一愣,而后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应承下来。
第二天一早,周瑜以听闻南楚士颂,草船借箭,获得曹军箭支近二十万支为理由。
小主,
又说江东身为南楚的盟友,共同抗曹,军械有限,还得请南楚这边支援一二,希望南楚这边,从获得的曹军箭矢二十万支里面,先借十万支箭给东吴。
待破曹之后,东吴再慢慢还给南楚。
在东吴军营内的唐瞬听后,脑袋都大了。
心说你是从哪里得到的二十万支箭的数字。
但周瑜既然发话了,自己又顶着士颂“荆南心腹爱将”的名头,在这里助战,他也只能硬着头皮站出来,对周瑜进行反驳。
“我主草船借箭不假,但具体获得了曹军多少箭矢,其数量各有说法,可能并没有二十万支,大都督找我家主公寻求箭支器械支援,可根据实际情况,先派人问清楚。”
唐瞬话音刚落,似乎一直看他不顺眼的黄盖便站了出来,吼道:“询问?若是询问,南楚这边会给我们实际数量吗,只怕是随便报个数字,然后给我们一点点箭支,打发乞丐一样,把我们东吴给打发了吧。”
“我家主公可不会如此小家气。”唐瞬心中好笑,也就是你们东吴之人,会有这种伎俩。
对于自家主公,唐瞬想想都觉得黄盖的说法荒唐。
“大都督,求您写一封借箭矢书信于我,待我率一支人马,前往南楚军营,领取箭支。”黄盖当即主动请缨。
他口中的南楚军营,便是距离赤壁大营最近的一座南楚军营。
目前,由向宠和吴班二人领军驻防。
上次因为徐晃来东吴军营,起了一些冲突,士颂特地在赤壁大营不远处的内陆地区,修建了一处军营,方便南楚军队补充后勤。
但在东吴这边看来,这也是南楚士颂对他们的一种防备之举。
担心他们东吴临阵叛变,投降曹操。之后水陆并进,直接顺着士颂自己修的驰道,杀入荆南。
而这座军营,便是最好的预警所在。
所以东吴诸将,对这座军营很是反感。
虽然军营里没有多少军队,但就是觉得膈应。
只是孙权也好,周瑜也罢,都碍着如今需要联合抗曹的大势,对于士颂的这项举动,也并没有多说什么。
毕竟,他们东吴也是有临阵叛变的前科的。
“也好,黄老将军最是公正,你且代我写好书信,前去南楚军营求取一些箭矢。”
“我们不多要,楚侯从曹军处借了多少,我们只借一半即可。说清楚,我们是借。也不是不还,后面破曹之后,自然是会重新打造新的箭矢,如数归还。”
周瑜这里的归还,只怕和士颂将箭矢归还曹军的意思,如出一辙。
唐瞬见周瑜都如此说了,也是双手抱拳行礼,默默退了出去。
留下一句“若是如此,我自当派人将此消息传递给向,吴二位将军。”
说起这座军营,士颂的初衷,还真没有东吴想的那么龌龊。
士颂最初的想法,是在赤壁之战过程中,给与周瑜足够的支持,就好像刘备把诸葛亮都派过去帮忙一样。
自己如今的情况,当然比历史上刘备的状态好许多,加上东吴本来的实力,也比历史上要弱不少。
而且,相对应的,曹操的实力,反而比历史上赤壁之战的时候要强大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