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称王称帝(三)

一心一意想着自家的天下,想着如何压榨天下以肥刘家一家,这样的统治者,终究是要被取代的。

“韩信,英布之封?那岂非违背先祖之规矩?”

刘备倒是没有想别的,比如这种封王之事,需要什么样的身份才可以去做,而是在想会不会坏了刘邦定下来的规矩。

又或者,此刻的刘备,已经在心里默认了,他自己有封王的资格。

诸葛亮耐心解释道:“高祖立业之时,光武再造河山之机。都需要大勇气大气魄去搏、去拼。”

“更何况方今之时,要么大汉就此消亡,各路诸侯称王称帝,统御一方。”

“要么,大家还认大汉朝廷,所占据地方,不过是大汉名下的城池。所谓楚王,吴王之论,也不过是大汉之楚王,大汉之吴王。”

诸葛亮说完之后,气氛略微有些安静。

小主,

此刻,颇有一番当年韩信派人找刘邦求封“假齐王”时,张良拉住刘邦衣袖,让刘邦醒悟的感觉。

刘备也是忽然间就想通了这一点。

他说道:“既然军师以为可行,那么我们便这么做。只要他们认大汉朝廷,我们就认他士颂为大汉的楚王,孙权为大汉的吴王,臧霸为大汉的齐王。”

“大家同仇敌忾,一起对付篡位的曹丕即可。”

“喏。”诸葛亮连忙接令。

周围陈登,陈群,孙乾等人,也各个都面露欣喜。

他们不是张飞,他们明白刘备同意诸葛亮这个提议背后的含义。

既然要给那三位封王,那么刘备以什么身份去封,当然是以皇帝的身份去做。

很快,城内就有了传言。

说是为了延续汉室正统,诸葛亮已经率领文武群臣进言,请沛王登基。

接着又有徐州,兖州父老,当地门阀名士上书,代表“百姓”请求刘备登基。

再接着,便是关羽,于禁等各路驻在外部的武将上书,请刘备登基,延续大汉国祚。

这样三次下来,刘备最终“上顺天意,下和人心”,选择了在下邳登基称帝,自称昭武皇帝,国号为“季汉”。

这个时空中的刘备,此刻,其德昭昭,其武煌煌。

当蒋干作为观礼嘉宾之一,把这个消息传回荆州,传回宛城前线。

士颂看着这消息,整个人都懵住了。

这还是自己知道的汉末乱世吗?

刘备怎么这么早就称帝了,还昭武皇帝?

不过很快他也释然了,自己来了这个时空,一通乱来后,整个时空线,早就已经被自己搅乱,就连曹操都已经被自己亲手砍了脑袋,何况刘备。

这一刻,士颂的心里忽然有些慌了。

是的,从前他大败之余,一切都还好说,整个天下局势的大概走向,他还是看得清的,毕竟历史的走向大差不差。

但是现在的他,失去了这个先知先觉的优势。

现在得历史局势,已经让他看不懂了。

这已经不是历史上赤壁之战后的局面了。

不会再有什么刘备借荆州,然后入川。

不会再有什么汉中之战,关公失荆州,诸葛武侯北出祁山了。

但现在这个天下格局,他又该如何抉择。

仿佛是站到了十字路口后,他才切身地体会到,自己从前所谓的计划,规划,都是那么的空虚,宛如纸上谈兵。

只是从前,他对其余人分析的天下局势,别人可能不信,对于他自己而言,却有十足的把握会成为现实。

现在,以他的记忆,已经看不清未来的天下走势了。

未来的路,还真就得靠着他个人的实力去拼,去争了。

再说目前的宛城战局。

与其说是一场战争,不如说是一场强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