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黄权的表态,益州派系中的许多人,也都站了出来,纷纷表态。
他们倒是简单,直接表态,他们支持交州派,也就是士家宗族的建议。
但越是这种时候,越发的混乱。
士颂的另外一位“兄长”,有聪慧之名的士干,却站起来,发声询问。
“可那刘备,也是汉室宗亲之后,又有皇叔之名。”
“如今他也已经称帝,号称延续汉统,我们若是也称帝,会不会显得我们乃是汉室反贼?”
说起来,士干算是士燮几个儿子里面,处境比较好的了。
当年他也勉强算是没有找士颂麻烦的人,而且很自觉的交出了所有权利,当个普普通通的宗亲过活。
只是他这人这些年来,越发的谨慎小心。
只要听到有人提及让士颂归还权利给士燮,士颂来当“世子”的这种说法,立刻就检举告发,生怕自己被牵连。
但也正是他这样“胆小懦弱”的无能表现,让他得到了欧夫人的认可,毕竟是士颂的亲兄弟,虽然和士颂不是一个妈,但也是士燮的儿子。
在交州启用这种人,还是能起到一定作用的。
而士干,也没有辜负欧夫人的期望,完美的执行了工具人的任务。
如今他已经是“楚国宗正”一类的角色了,当然,背后做主的人,肯定还是欧夫人。
也正因为如此,士颂麾下文武,还真没有把他这个“宗亲”放在眼里。
“笑话,那刘备若是以汉朝宗亲血脉就能称帝,这世上能称帝之人,数不胜数。”
“难道随便找个姓刘的宗亲,就能称帝吗?”
“要是真论起来,当年的刘晔刘子扬,还是光武帝刘秀之子,阜陵王刘延之后。总比他刘备这个西汉时的中山靖王之后,血脉更近吧。那刘晔不也没有称帝吗?”
马谡口中的刘晔,正是当年投效过楚国,后来北伐被俘,屈膝投降曹操的刘晔。
说起来,刘晔也是憋屈。
历史上的他,明明是汉室宗亲,结果跟着曹操曹丞相扫平天下,打着打着,曹丞相就成了魏王。
之后,他也就被闲置了,后面曹丕篡汉,他这个汉室宗亲还给曹家上书,计划灭吴破蜀。
有人说他没有志气,没骨头。
明明都是汉室宗亲,他和刘备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但从他的角度出发来看呢?不过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而已。
他是有才华,但他的才华也不能太耀眼。
否则,顶着汉室宗亲的身份,又才华横溢,那就是找死。
他的才华需要有用,但又不能有大用。研
究霹雳车,帮助墨家改造工具,堪堪适合。
随着曹操兵败身死,现在他人都不知道去了哪里。
此刻,刚才辩论半天,现在依旧情绪激动的蒋干,立刻大声说道:“嘿嘿,那刘备其人,心怀叵测,虚伪仁义,怎可为帝。”
士颂听了这话,心里忽然想到一个说法: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刘备是什么人,天下人早有定论。
你说他是伪君子,别人当了一辈子的伪君子,那到底是伪君子还是真君子呢?
何况刘备其人,爱民如子,从不屠戮百姓,对兄弟手下,义气为先。
虽然现在立场对立,自己和刘备都成为了角逐天下的人,但是在士颂心中,对刘备乃至于对刘备集团,更多的是尊敬。
只是士颂也知道,自己和刘备以及他背后的“汉王朝”支持者,只怕是没有缓和的余地。
自己能做得,不过是最后的争霸之时,若是自己得胜,不会向对待曹操和他曹魏近臣那样狠,即便是杀了,也会给与厚葬,以示尊敬。
“那刘备两个儿子。”
蒋干还在那里侃侃而谈,依旧还是老生常谈,拿着刘封刘禅的名字合起来就是“封禅”来做文章。
武陵书院这边的大儒们,自然是以刘封本非刘备亲子,而是寇氏子弟来应对。
他们说蒋干这是阴谋论而已。
其实,随着马谡,蒋干等人的表态,荆南派系的态度已经越发的明显,那就是以刘巴为首的荆南派系,也已经隐隐表明了态度和立场,那就是坚决站在士颂一边,为士颂的利益最大化服务。
现在看来,士颂称帝,似乎才是是最大的收益。
他们这些人,常年以士颂的原从心腹自居,当然是要有所表现的。
现在看来,就剩下最后一个派系态度未明了。
裴潜看了贾诩一眼,知道现在还不是各派系大佬发言的时候,自己也不能轻易站队,只能以询问的口气,半建议、半询问地试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