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5章 北海归秦

秦武阳疑惑地询问:“屠雎伯伯,咱们这是胜利了?”

屠雎点点头说道:“已经结束了,咱们现在回咸阳。翁仲那个家伙抓了那么多人,他需要送到北海城。”

秦武阳问道:“那你为什么不抓战俘呢?”

屠雎说道:“我不习惯,自从我从军开始,从来不会对敌人仁慈,只有把敌人彻底消灭掉才是对自身最大的安全。

你呀,以后是三世皇帝,做事也要这样。”

秦武阳听了之后点了点头。

其实他现在还在震撼当中,他从小在咸阳成长大,虽然也是参与那些纨绔之间的争斗,

可是和真正的战争比起来,根本就没有办法可比。

纨绔之间的争斗还有特定的规则,也不会下死手,大家注重的是策略,既能够击败对手,而且还能保全自身。

而北海之战,他跟着屠雎,终于见到了战争的残酷性,敌我双方的交战可以说是不死不休。这也让秦武阳的思想发生了一次蜕变。

暗中保护秦武阳的那些暗卫得知屠雎直接南归,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可以说屠雎这一次作战,他们出的力量是很大的。

为了保证秦武阳的安全。他们都会派出一支小队。先去侦察敌人,击杀敌人的高端战力。

这也让屠雎所占领的军队进攻的时候阻力变得小了很多。

如若不然的话,以屠雎那样凶残的绝杀的打法,会受到敌人殊死的反抗,战争会打的特别的惨烈。

困兽之斗往往会形成杀人一万,自损8000.

古代战的时候和敌人作战,。一般都是围三缺一,给敌人留出一条生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并不是说古代的打仗是仁义之战,而是古代的战争的智慧。没有绝对实力完全碾压敌人,一般都给敌人以一个生还的希望。

这不是仁义,而这个活命的希望会迅速瓦解敌人殊死搏斗的决心。

敌人一旦逃走,军心就会溃散,反而会是让自己这一方胜利的容易一些。

而追杀逃散的敌兵总比和困兽之斗的敌人作战,自己这一方的损失要小的多的多。

屠雎的军队进入到大草原,见到草原上修建的城池。

这些城池都是大秦的豪强、任侠、游侠……响应朝廷的号召来开发大草原的。

这些孤注一掷或者是搏命的心态,让他们获得了很大的收益。

往往是一个人、一个家族或者一群人组成队抢夺一块百里草原,勘测完成之后上报朝廷,他们就拥有100多年的使用权。

这100多年绝对是他们家族兴盛的希望。

大草原上百里一座城,一座城就是一个县,等到大秦朝廷审核通过之后,就会下派一位县令来到这里管理。

这些城镇以放牧为主。百里之地的大草原可以放牧很多牛羊。

冬天来临的时候,他们会驱赶着牛羊南归,获得大量的钱财,而这些钱财就是他们在这苦寒之地支撑下来的希望或者说是动力。

屠雎的大军南归并没有什么期限,所以大军行军的并不快,而且每到一个城镇,都会补给军粮。

这些城池百年之内属于私有制,所以不能说是征收而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