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卢家宅院里一片静谧祥和,仿佛之前那令人忧心忡忡的氛围从未出现过一般。然而,实际上他们之前所有的担忧,到头来却发现不过是一场虚惊,纯粹是自己吓唬自己罢了。
要说这其中缘由,倒并非是因为李渊太过愚钝而未能察觉到卢氏可能存在的问题。恰恰相反,以李渊之聪慧,若他仍是当政之君,或许还能有所疑虑。
但如今时过境迁,李渊已然退位成为太上皇,手中实权早已旁落至李世民之手。在这样的局势下,如果有人胆敢对李渊不利,那简直无异于自寻死路。
就连卢氏族人自己心里也清楚得很,这种行为无疑是在拿整个家族的命运开玩笑。
“族老啊,此次之事虽已谈妥,但咱们为此所付出的代价是否过于沉重了些呢?”一名卢氏子弟面带忧色地向族老问道。
只见那位族老微微颔首,表示认同道:“的确如此,这次付出的代价可不是一般的大呀,甚至可以说是极为巨大!”尽管他嘴上这么说着,但神情间并未流露出太多的在意之色。
毕竟,此番所付出的代价主要集中在对房俊在雍奴和玉田两地土地所有权的承认之上。对于卢家而言,那些土地原本就不在他们的重视范围之内。
一来是由于缺乏朝廷的有力支持与保障;二来即便拥有这些土地,若无强大的势力作为后盾,终究也只是如镜中之花、水中之月般虚幻不实,难以真正掌控在手。
房俊的境遇可谓大相径庭。他不仅有个官居高位的父亲作为坚实后盾,自身的表现亦是可圈可点。即便偶尔犯下些许过错,凭借着家族背景和自身能力,也绝不可能轻而易举地被皇室舍弃。
“罢了,只要能够顺利将此事妥善处理,咱们便算是稳赚不赔了。想必诸位都心知肚明,倘若此事不慎走漏风声让上头知晓,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卢家人自然也并非愚钝之辈,这种事情压根无需确凿证据,但凡引起上方猜疑,便能毫不费力地向他们发难。而房俊恰恰深知此中利害关系,故而才有恃无恐地实施敲诈勒索之举。
然而,卢氏并不晓得此时此刻皇室正与骷髅殿展开激烈交锋,双方打得难解难分,根本无暇顾及他们这些琐事。
但他们对此全然不知晓!就连房俊本人同样蒙在鼓里,但他心中却明镜似的清楚,那些世家大族已然开始坐立不安、忧心忡忡起来。
自颉利兵败之后,大唐所面临的敌人已逐渐发生转变,不再仅仅局限于外部的番邦异族,而是慢慢朝着国内内部渗透蔓延开来。
汉人是最喜欢内斗的,这一点世家很清楚,从汉末到隋唐,世家都抓着财权,不断的搞事情,这一点世家也是知道的。
曾经,那隋朝的杨广可是个胆大包天之人啊!他竟敢去做天下众人虽心驰神往却又畏首畏尾之事——挑战那些世家大族。差一点,他就要成功地将世家的脊梁骨给打断啦!
然而,世事难料,最终李渊夺得天下后,尽管局势稍有缓和,但李唐皇室还是清楚地察觉到了世家所存在的诸多弊端。
也正因如此,当李治登上皇位之后,便毅然决然地向这些世家大族动起手来。
那时节,朝堂之上,二圣共同执政。对内呢,他们主要把矛头对准了那些权倾朝野的大臣以及盘根错节的世家;
而对外,则是不停地开疆拓土、连年征战。正是靠着这般雷厉风行的手段和勇往直前的气魄,才铸就了李治时期的盛世繁华。
后来,武则天称帝,虽说她对李氏皇族百般迫害,可对于打压世家这件事却是始终未曾松手。只可惜呀,任谁都没能料到,竟会冒出一个李隆基来。
此人一上台,便开始大肆重用世家子弟。从此刻起,大唐王朝也就走上了由盛转衰之路。自李隆基以后,大唐的国势可谓每况愈下,一年不如一年。
老百姓们的日子更是苦不堪言,愈发艰难。唯有那高高在上的皇室,还能勉强维持着相对优渥的生活水准。
“族老啊!咱们家如今确实是不缺粮食,吃穿方面更是毫无忧虑。可是您说说看,难道咱们就得一直这样维持现状吗?”卢氏家族中的许多人都面露疑惑之色,毕竟对于一个世家而言,粮食乃是其安身立命之根本所在。
一旦遭遇天灾肆虐,那些缺少粮食的普通百姓便会陷入绝境,而世家则能够趁机以粮食作为筹码,大肆地进行收割。
到那时,走投无路的百姓们除了将自家的田地拱手相让于世家之外,别无他法。
然而,面对众人的质疑,族老却摆了摆手说道:“此事已定,无需再议。近年来,当今陛下已然兴建起了数量众多的粮仓。以往那种通过控制粮食来操纵局势的手段,如今已难以奏效啦。”
原来,这李二可不是寻常人物,想当年在贞观二年和三年之际,他曾经因为未能掌控足够的粮食资源而吃过不小的亏。
小主,
经此一遭之后,他迅速地认识到,如果无法将粮食牢牢握在自己手中,那么就极易被那些世家大族所牵制和摆布。
正因如此,李二当机立断,毅然决然地启动了大规模建设粮仓的计划。尽管这项工程耗费甚巨,但李二深知其中利害关系,所以即便面临重重困难与压力,他依然毫不犹豫地坚持推进。
时至今日,随着一座座粮仓拔地而起,充实的储备使得世家想要再像从前那样轻易拿捏住李二,已然变得不再可能。
除非遇到极为严重的天灾,否则以目前的状况来看,李二完全具备充足的实力去从容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族老,就在不久前从长安那边传过来一则消息,说是李二竟然责令房家自行出资去赈济灾民呢。”
听到这个消息后,在场的许多人脸上都露出了不解之色,纷纷交头接耳起来:“这可真是让人难以琢磨呀,明明李二自己有着充足的粮仓储备,为什么他不愿意拿出来用于赈灾呢?难道真的是舍不得那些粮食吗?”
这时,人群中有位年轻人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开口向那位德高望重的卢氏族老请教道:“族老,依您之见,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玄机呢?”
只见这位卢氏族老微微一笑,捋了捋下巴上的胡须,然后缓缓说道:“你们这些年轻人呐,终究还是太过稚嫩了些。
要知道,李二此举并非单纯地为了节省自家粮仓里的粮食,其真正目的乃是为了缓解和房家之间紧张的关系罢了。实际上,这场赈灾行动早在房家被要求参与之前便已悄然展开啦。”
说到这里,卢氏族老顿了一顿,接着又补充道:“而且据我所知,早在房家开始赈灾之前,长孙冲就已经着手开展相关工作了,只不过他一直未曾全力施为而已。由此可见,李二此番操作实则是有意借助赈灾之事来调和与房家的关系啊。”
听完卢氏族老这番话,众人皆是恍然大悟,但仍有人不太明白其中深意,于是再次问道:“族老,那么您刚才所说的‘房家与我们不一样’又是何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