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随后的时光里,房俊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制定运河收费计划以及修复方案的工作当中。他心里很清楚,这项任务异常艰难,可与此同时,这无疑也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倘若真能顺利完成运河的修复并加以有效利用,那么对于整个唐朝而言,所带来的好处简直不可估量。
不但会给国家创造出巨额的经济效益,更能极大程度地提升唐朝的综合实力,从而更好地去应对那些来自世家大族们的重重挑战。
为此,房俊不辞辛劳、废寝忘食地深入钻研起运河的现况与过往历史。经过一番细致入微的调查分析后,他不禁由衷感叹:这条运河当初的修筑的确称得上是一项惊世骇俗的浩大工程!
它犹如一条蜿蜒绵长的巨龙,横亘于华夏大地之上,成功地连通了广袤无垠的南方与北方,有力地推动着各地经济的蓬勃发展。
而且,在军事方面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军队的调动部署等一系列行动提供了无可比拟的便捷条件。
只可惜,时过境迁,由于历经长年累月的闲置荒芜以及后续养护工作的严重缺失,如今运河的好多地段都暴露出了令人触目惊心的严重问题。
面对如此棘手的局面,房俊当机立断,决定首先从清理淤积的泥沙入手来展开修复工作。
紧接着,他迅速集结了大批的人力及各类物资材料,热火朝天地对黄河流域内堆积如山的淤泥发起了大规模的清理行动。
与此同时,他又精心选派了一批经验丰富、专业过硬的人员组成多个勘察小组,分头奔赴运河的各个区段,全面而深入地进行实地勘测作业,以精准无误地确定哪些部位急需进行修缮处理。
在整个进程当中,房俊可谓将自身的聪慧才智以及卓越的领导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犹如一位经验老到、指挥若定的将军,精心地规划着每一步策略,合理地调配着人力及物力资源,以此来保障这项浩大工程能够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工程不断深入开展,房俊也遭遇了诸多棘手的难题和严峻的挑战。
那些世家大族的影响力依旧不容小觑,他们对于房俊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心怀不满,并在暗地里施展各种手段加以阻挠。
面对如此错综复杂且艰难险阻的局面,房俊并未心生怯意或退缩不前,相反,他始终坚信自己的所作所为皆是正义之举,并且必将带来巨大的益处。
于是乎,房俊兵分两路展开行动。其一,他与当今圣上李渊紧密沟通交流,频繁传递信息,力求获得来自皇室的坚定支持。
凭借着自身出色的口才和敏锐的洞察力,房俊成功说服了李渊相信此项工程将会给国家带来繁荣昌盛的前景,从而赢得了皇室在背后强有力的撑腰。
其二,房俊还主动出击,积极寻求与各地富商巨贾们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利的方式,他成功吸引了众多商家纷纷投身于运河的修复与开发利用事业之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房俊坚持不懈的奋力拼搏之下,运河的修复工程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重大进展。
原本淤积严重的黄河河道如今已被彻底清理干净,滚滚浊流得以重新顺畅流淌;
而运河的各个区段也渐渐焕发出往昔的蓬勃生机,碧波荡漾,船只穿梭往来,两岸绿树成荫,呈现出一片繁荣兴旺的景象。
南来北往的各类货物源源不断地通过运河进行运输,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犹如脱缰野马一般,速度越来越快。
但是,面对如此喜人的局面,房俊并未因此而沾沾自喜、止步不前。
因为他心里十分清楚,运河的成功修复仅仅只是一个开端而已,如果想要让这条运河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那么就必须要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且臻于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行。
于是乎,房俊毫不犹豫地投身于运河管理制度的制定工作当中去。他深深地明白,这一项任务可谓是任重道远,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所制定出来的管理制度务必要做到公平合理,不仅要充分顾及到商人们的切身利益,而且还要将整个国家的长远利益纳入考量范围之内。
为此,他夜以继日地埋头苦干,反复地进行深入思考,并积极与各方人士展开广泛而又热烈的讨论。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时间的不懈努力,房俊终于成功地制定出了一套堪称完美无缺的管理制度。
按照这套制度的相关规定,对于运河的使用将会采取收费制度,但具体的收费标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依据货物的不同种类以及运输距离的长短等因素来灵活确定。
与此同时,为了切实保障运河能够始终保持安全与畅通无阻,还特别设立了一个专职的管理机构,该机构将全面负责运河的日常运营管理以及定期的维护保养等一系列重要工作。
随着运河管理制度的逐步确立与完善,运河的使用及管理终于迈入了规范化、秩序化的轨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从此,南来北往穿梭于运河之上的船只日益增多,它们承载着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货物,源源不断地运往各地。伴随着贸易活动的频繁展开,经济如同脱缰野马般飞速发展起来。
房俊的辛勤付出最终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他所推行的一系列举措,不但给唐朝创造了巨额的经济收益,同时极大程度地增强了唐朝的综合国力,为唐朝的昌盛繁荣以及社会的安定和谐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李渊接过那份精心拟定的方案时,他脸上原本平静的神情瞬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只见他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盯着手中的文件,口中喃喃自语道:“牌照?登记?分段收费?分重量收费?分船型?分时段?”仿佛看到了什么惊世骇俗之物一般。
李渊逐字逐句地研读着这份计划,越看越是心惊。即便是见多识广如他这般人物,也从未曾见识过如此详尽入微且面面俱到的收费方案。
这套方案不单是在合理性方面无懈可击,更厉害的是它几乎将所有可能存在的偷税漏税漏洞都封堵得严严实实。
倘若真让房俊去负责设计一份全国性的税收计划,恐怕那些势力庞大的世家大族都会被整治得叫苦不迭、元气大伤。
李渊满脸狐疑地缓缓抬起头来,那犀利如鹰隼般的目光直直地射向房俊,仿佛要将他看穿一般。
沉默片刻之后,李渊终于打破了这份沉寂,开口问道:“小子,如此精妙绝伦、令人拍案叫绝的主意,竟然皆是出自你一人之手?”
房俊面对李渊审视的目光,却是显得云淡风轻,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