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说吃了艾糍就一定不会生病,那只是一种美好的祝愿。”
沈华筝咽下口中的艾糍,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这才继续解释道——
“艾草具有着温经散寒、祛湿止痒以及助眠的功效。用艾草做成的艾糍不仅美味,对身体也有一定的好处。”
清明节前后,正是艾草鲜嫩茂密的时间。
客家人喜欢用艾草做成艾糍吃,民间还有这样的一句谚语——清明前后吃艾糍,一年四季不生病。
关于艾糍对身体有好处的言论也不是编造出来的,是有依据的。
《本草纲目》里面有过非常详细的记载:“艾叶味苦,性微温,灸百病。春食采嫩艾做菜食,或和面做如弹丸大小,每次吞服三五枚,再吃饭,治一切恶气。”
正是因为知道艾叶对人体的好处,所以每年到了清明的时候,沈华筝总会吃一些艾糍。
当然,其他的清明节美食她也不会错过。
沈恪恒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他就说嘛,哪有吃了艾糍就完全不会生病的道理。
要真那样的话,那些医馆都不用开了。
大家都不用去看大夫,也不必买药治病,只要要吃艾糍就好。
就连宫里的御医也都可以归乡养老了。
沈恪恒原本在纠结着到底先吃艾糍好还是先吃青团,听完沈华筝的话后便果断地选了一个咸口的艾糍。
既然艾糍对身体有好处,那就先吃艾糍吧。
沈恪庭正津津有味地吃着朴籽粿,听到弟弟妹妹的对话后忍不住笑了笑。
三弟还是一如既往地对所有的事物都感到好奇。
其实每次看着他对着事情刨根问底,也挺有意思的。
沈恪思也笑着用筷子夹起一个芝麻花生馅的艾糍,送到嘴边,轻轻咬了一口。
艾糍的外皮十分软糯,又如年糕一般香韧。
芝麻花生内馅香甜可口,芬人齿颊。
艾叶原本是苦涩的,加入香甜的馅料后,那股涩味便被冲淡了。
在馅料温柔的甜味攻击下,艾叶带来的涩意节节败退。
最终完全退散,只在口中留下沁人肺腑的清香。
沈恪思是沈家兄妹四人中话最少的,每次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时候,他一般都怎么开口。
但他就喜欢这种感觉。
什么都不做,只是安静地看着家人之间的互动,这种感觉真的很舒服。
青团和艾糍都是刚蒸好出锅的,周氏更喜欢口感更加韧实的艾糍。
她先尝了尝最经典的黑芝麻花生馅,然后又用筷子夹起一个咸口的,送到嘴边,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小口。
糯米的清香中混合着艾草的香气,软糯香韧之中,还能够感觉到一丝若有似无的苦味。
那苦味很淡,并不会让人反感,反而添了一抹别样的风味。
细细咀嚼,口中的苦味逐渐散去,一丝微微的甜意缓缓涌出。
再咬下去,里面的虾米香菇肉馅便随着艾糍皮一同落入口中,又为艾糍增色不少。
咀嚼之间,复合的香气溢满整个口腔。
让人为之陶醉,流连忘返。
今日休沐,许多朝廷官员趁着美食街举办活动,带着家人来这里边吃边逛。
还有一些孤家寡人的,不愿孤零零的一人,便与其他同僚结伴而行。
谢弥被家人嫌弃,便也成了这些人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