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一台小神童学习机。
陆阳有算过,主要贵的就是芯片,国内这玩意没有,得从弯弯一个叫联华电子的公司进口,这家公司生产的MOS芯片,相比较欧美厂家生产的芯片较为便宜,而且也实用,一片也就25美金。
贵吗?
确实贵。
但没办法,你不买,那你就没法大搞生产。
有人可能就要说了。
这么大一个泱泱大国,还供不起你一个小厂的芯片吗?
还真就是这样。
国内目前确实也有芯片厂,但一缺少稳定性,良品率不高,二缺少大规模供货能力,三……
三就不说了。
有以上2点就足够了。
陆阳名下现在有小天才,小神童,另外还与段永平合作了一个步步高。
等于现在名下有三家电子厂。
这三家电子厂,都大量需要芯片来供应,既然是这样的话,如果三家一起去议价,那就稍稍有点议价权了。
当时也不止只圈定了华联电子这一家芯片公司,还包括几家曰本与欧美的芯片公司,都在可考虑范围之内,选择这家华联电子,是陆阳经过深思熟虑,中途派了几波人去谈,最终谈妥了,三家电子厂都是以21美金一片的芯片价格来拿货,表示同进同退。
惟一有一点。
对方要求签对赌协议。
小天才,小神童,步步高,三家公司合计需拿够每年1000万片的芯片量。
拿够了这个数。
那就是21美金一片的芯片价格。
拿不够,那就还是按照原来的供货价格,该多少就是多少,1分钱都不能少。
当然。
这里面其实也有漏洞。
假如小天才,小神童,步步高三家电子厂联合起来都拿不够1000万片芯片,到时候不够的,可以私底下合计一下,把它补足。
可要是缺口太大了呢?
21美金一片的芯片,换算成人民币都已经130出头,假设少个几千片,那还好,也就补个几十万,就当是多出来的芯片压仓库了。
可若是三家电子厂合起来还缺几十万片甚至几百万片呢?
那就没法补了。
几百万片芯片,得花几个亿,来把它拿下来,然后压仓库里面。
第二年假如还是卖不了超过1000万片,又是如此。
那要怎么搞?
没办法搞了,这样一算,还不如直接以25美金的一片芯片价格拿货。
多大能力,就办多大的事,至少这样不会吃撑。
而换来的,就是利润会少一些。
所以说对方公司其实很聪明,不管是三家公司联合起来能不能拿够1000万片芯片的货物,最终他们都不亏,都是属于稳赚不赔。
可能怎么办?
只能怪自己能力不足,国内目前还没有办法大规模的生产像这种电子设备内的芯片。
只能期待一下,未来能改变这种受制于人的情况。
说完芯片,再来说说其他,像什么主板啊,电容啊,电阻啊,塑料外壳,键盘按钮啊,电源线啊,这些玩意合计起来,其实都不到芯片成本的1/3。
除了芯片,其余的零部件,在国内都能生产,而且只要规模一上去,价格保证便宜到令人难以置信。
这样再来七七八八算一下,加上人工费,陆阳给定了一个成本价,180元至185元之间。
至于为什么会多了这上下5块钱的成本幅度。
首先需要参考,某些零部件,可能会偶尔有临时的价格调整。
就打个比方。
用的最多的键盘外壳以及塑料按钮等等,生产它的塑料颗粒,其实每隔个把星期,就有上下价格的浮动。
其次需要考虑的是车间产品的良品率。
工人熟练度高。
或者管理上能做到足够严谨,那么自然良品率也就高,良品率一高,浪费的少,成本也就能自然稍稍又降一点。
反之亦然。
去年,小天才学习机一代上市,陆阳给它的定价是398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