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亲戚

一、贾家

贾政在贾元春成为太后之后,依例得以推恩受封,原本被封为奉恩公。然而,贾元春却另有一番心思,她与贾瑀仔细商量过后,决定将封号改为宁国公。如此一来,即便贾家恢复了爵位,贾政也只是拥有名号的贵爵而已。

贾政为人向来方正古板,得知此事后,本想坚决拒绝。他认为自己无功于社稷,不应接受这并非凭借自身功绩得来的爵位。

可后来,贾母亲自出面劝说。贾母深知这是重振贾家荣耀的难得契机,她语重心长地对贾政说道:“政儿啊,这并非只为你个人着想,而是为了整个贾家的体面和未来。如今元春在宫中地位尊崇,能为家族争取到这般荣耀,实属不易。你若拒绝,岂不是辜负了她的一片苦心?况且,有了这爵位,也能为子孙后代谋得一份庇佑。”

贾政听了贾母的这番劝说,心中虽仍有犹豫,但终究还是顾及家族的大局,勉强应下了这一爵位。

自那以后,贾政虽然顶着宁国公的名号,却始终谨小慎微,不敢有丝毫的骄纵。他深知这爵位得来并非因为自身的功绩,因而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和家族子弟,力求以德行和才学真正配得上这一尊贵的身份。

而贾政原本打算将继承人之位确定给自己的嫡长孙贾兰。然而,贾兰一心想要凭借自身的能力闯荡出一番天地,坚决不接受这世子之位,而是毅然追随着贾瑀的步伐进入官场,在帝国的新建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如此一来,这爵位最终只能由贾宝玉来继承。而贾宝玉恰好没什么特别出众的能力,由他来继承爵位,倒也恰当其然。贾宝玉在继承爵位后,除却在家中生育并教育子女外,确实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他依旧如往常一般讨厌经世学问,他的子女绝大多数都投身于文艺艺术之类的领域。

而像贾家其他的子孙,比如贾琮,在继承荣国府的爵位后,获封为一等将军。他投身进入军队,由于他毕竟是贾瑀的弟弟,再加上自身具备一定的能力,他跟随朝廷的大军南下,进攻中南半岛,凭借着英勇无畏和出色的军事才能,立下了赫赫战功,最后也成功恢复了祖先荣国公的爵位。

至于像其他的贾家子孙,除了极个别人无所事事外,大都在不同的领域,诸如军政工商,施展着自己的才能。

贾家在这些子孙的共同努力下,家族的繁荣得以延续,声望日益提升,成为了帝国中备受尊崇的家族。

二、薛家

薛蟠自从跟随贾瑀之后,便开始改邪归正。虽说他依旧算不上聪慧绝顶,但在自己堂弟薛蝌的辅佐之下,紧密跟随着贾家商会的步伐。尽管其规模比不上贾家商会,但在帝国众多商会中也是名列前茅。至此,薛家和贾家彻底紧密地绑定在一起,同进同退,成为了这个帝国的顶尖家族。

尤其在贾瑀称帝之后,薛宝钗当仁不让地成为了皇后,贾琮又是未来的帝国继承人,薛家的地位更是扶摇直上。然而,薛蟠深知自己的能力有限,而薛蝌虽是同族堂弟,但关系毕竟稍远了些,且为人谦逊有礼。薛家一如既往地围绕在贾瑀和皇家的周围,忠心耿耿地为这个帝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