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章 烈马奔腾

用它画画是不错,只有一个小小的缺点,就是费命。

这东西是有毒的。

很多矿物颜料都是有毒的,但它不光有,很大,而且还易于被人体吸收。

有历史学者就认为。

蛮族入侵啥的都是次因,古罗马会崩溃的最大原因,就是上层社会玩各种铅制品,玩出普遍性金属中毒和精神障碍来了,和魏晋名士们每天美美的嗑五石散一个路数。

有一大堆西方艺术史上开宗立派名家,到了晚年就会变得疯疯癫癫的,看上去跟神经质一样,不是由于什么突破艺术之帝境,画的大道都磨灭了,便会晚年不祥,背生红毛。

以如今的观念返回去看,搞不好一大堆都是铅中毒。

就比如浪漫主义大师戈雅的剧烈疼痛,透纳的牙齿掉落和认知障碍,卡拉瓦乔的贫血,莫奈的手部不受控制的震颤,当时有人认为是“艺术的诅咒”,现在看来,都极为符合铅中毒的情况。

尤其是梵高这种,小时候甚至有嚼颜料记载的。

他不疯谁疯啊。

铅白还有另外一个小小的缺点,就是它画上去时看着很好,纯净透亮鲜艳,但在把画放在比较长的时间尺度里,它的颜料会发生氧化反应。

其他颜料也还好。

问题是铅白是白颜料。

铅一氧化就会发黑,所以特别明显。

如今再去美术馆里看达芬奇、伦勃朗这些人的作品,如果没有经过后期的特别修复的话,白颜料一定会发黑,发青……就是这个原因。

早期印象派画作到如今已经有接近150年的历史,白色的颜料还能崭亮如新。

罗辛斯注意到了这一点。

他看出了画面上用的并非传统的铅白。

这本也没什么。

早在十八世纪初的时候,社会上对铅制品的毒性,就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

艺术家们也并非都是要画不要命的疯子。

到了十九世纪的时候,做为铅白的替代品,由氧化锌制成的颜料锌白开始大规模的进入市场,优点是无毒且耐光照。

缺点是……除了无毒和耐光照的以外的其他事情。

它易结块,易结粉,干燥的非常慢,白的效果不好,遮盖力也非常的差。

而艺术界确实也是有要画不要命的疯子的。

因此。

锌白进入了颜料市场很多年,安全无危害,却在专业领域内,始终难以取代铅白的地位。

人类都登上月球了,还有画家在用铅白画画呢。

《雷雨天的老教堂》画面上的颜料也不属于锌白的特性。

罗辛斯敏锐的注意到了。

卡洛尔用的既不是铅白、也不锌白,而是……

钛白。

这是一件非常夸张的事情。

如今油画里最烂大街的钛白,那时确实已经出现了,但由于大规模工业制取法还没有发明,制取工艺极度复杂。一百年前的钛白颜料和现在的钛白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得完全纯手工制取。

要知道,人类都登月了,还有人在用铅白画画了,大画家也许是为了艺术追求,小画家除了艺术追求之外,更大原因是穷,铅白在国际市场的价格,也就每磅几美分而已。

这种感觉就好比,如今有人拿玻璃瓶子喝酒和几百年前拿玻璃瓶子喝酒之间的差别。

那是玻璃瓶子么?

不。

那是琉璃宝具。

在二十世纪初,钛白颜料的价格每磅大约是锌白的几十倍以上,只有少数富哥画家们才会使用,它的价格平民化都是1950年以后的事情了。

而这幅画绘画的时间,比二十世纪初还要再早上二十年。

酸法回收技术不成熟。

纯钛白颜料都属于实验室级的稀缺品。

有人拿钛白画画,就和如今吃什么土耳其撒盐哥的金泊牛排一样,是阔哥中的阔哥。

古罗马时代,紫色颜料就比黄金还要更贵。

而如今烂大街的廉价化学颜料,放到一百五十年前可比现在画具商、奢侈品服装商吹的用了珍贵天然青金石的染色工艺要稀罕多了。用它画画,能原汁原味的体会到古罗马人使用紫染料的酸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