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河是大周朝一条重要的水运命脉。

它虽河面不过三十米宽,却承载着大周国商贸繁荣与漕运昌盛的重任。

一艘艘商船、漕船密密麻麻地挤在河面上,船帆似林,桅杆交错。

船夫们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和货物装卸时的嘈杂声。

徐子建一袭青色长袍,身姿笔挺地伫立在船头。

一旁的好友曹盖嘴里嘟囔着:“就这汴河的堵塞情况咱们何时才能进入黄河?

公明贤弟不如让水军的兄弟们加快速度,这周边的漕船看到咱们是军船肯定会避让!”

徐子建摇了摇头,指着河道上的漕船。

“别胡闹说!

这河道上的漕船都是为我大周朝运送粮食的,若是咱们不管不顾的往前冲,怕是不少漕船会被撞翻。

到时候出了人命,朝堂上的谏院言官们怕是要参我们一本。

到时候还没走出京畿路,就收到陛下送来的训斥诏书!

又不是在战场上慢慢走便是!”

这繁忙的汴河水道,水军船队的行船速度快不起来。

他目光沉稳地望向远方,低沉有力地开口:“传令下去,船队小心前行,不可急躁,莫要将附近的漕船撞翻了!”

身旁的传令兵立刻扯着嗓子,将命令迅速传达给后续船只。

登州水军船队训练有素,收到徐子建的命令后,缓缓在汴河中挪动。

船桨一下又一下划动河水,发出有节奏的声响,却难以让船队加快速度。

徐子建眉头不自觉微微皱起。

可看着拥挤不堪的河道,他也只能无奈等待。

就这样,船队沿着汴河缓慢前行,近两天后,才终于驶出汴河口,进入黄河。

黄河河道宽数百米,全队的速度倒是提起来了。

只不过,时间已经到了傍晚。

黄河水势汹涌,浊浪滔天,船队在波涛中剧烈颠簸起伏,需要尽快寻找着合适的停靠。

“徐大人,再往前10里河水流速变慢,想必会有适合停靠的河湾!”

登州水军统领阮小二提醒道。

终于,过了半个时辰,船队来到黄河河道一处平缓的河弯,徐子建果断下令:“此处安营扎寨!”

随着命令下达,士兵们瞬间忙碌起来。

大周的大型战船构造精巧,设有固定舱室。

士兵舱内,水军士兵们分组轮换休息。

一般用草席、毛毡等防潮铺垫物,作为御寒防潮的被褥。

徐子建考虑到但众多禁军挤在船上,环境嘈杂喧闹,实在难以真正休息好。

思索片刻后,他果断下令:“登州水军留在船上休息,命背嵬军下船扎营休息!”

背嵬军作为大周朝嘉佑组建的禁军精锐部队,行动迅速且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