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公非辅,乃摄也〔一〕

大明元辅 云无风 2476 字 2天前

皇帝听了高务实的承诺,微微闭上双眼,似乎安心了一些。他的气息愈发微弱,胸膛的起伏也越来越浅。高务实见势不妙,正要叫御医,却不料皇帝缓缓睁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最后的清明,扫视了一圈周围的人,嘴唇微微张合:“朕……去了……”话音刚落,他的手无力地垂落床边,头也歪向一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陛下!”高务实悲痛欲绝,整个人扑在床边,放声大哭。

皇后见状,同样悲从中来,抱着太子放声痛哭:“陛下啊!您怎么就这么走了,留下我们孤儿寡母!”她哭得肝肠寸断,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涌出。

赵志皋和周咏也连忙跪地,老泪纵横,呜呼哀哉。

一时间,乾清宫内哭声一片,所有人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仿佛整个世界都随着皇帝的离去而崩塌。

不知过了多久,高务实缓缓起身,看着皇帝的遗体,心中暗暗发誓,一定会完成皇帝的嘱托,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他也绝不退缩。只是这郑贵妃陪葬定陵主墓室之事,究竟该如何妥善处理,实在成了压在他心头的一块巨石。

带着满脸的悲戚,高务实缓缓从皇帝的寝宫走出,赵志皋和周咏紧跟其后。三人来到偏殿,偏殿内烛火摇晃,光影在殿内众人的脸上忽明忽暗地跳动,营造出一种压抑且凝重的氛围,好似连空气都凝固了一般。

高务实沉重地坐下,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似乎还沉浸在皇帝驾崩的悲痛之中。片刻后,他强打起精神,看向赵志皋和周咏,声音沙哑地说道:“皇上遗命,要让郑贵妃陪葬定陵主墓室,此事二位有何见解?”

赵志皋轻轻叹了口气,脸上满是疲惫与无奈,他本多病之身,时常觉得自己随时都会见祖宗去,对此感慨也最深。此刻他被高务实一问,缓缓说道:“元辅,皇上既然有此遗愿,从君臣之义来讲,我等理应遵从。

况且皇上与郑贵妃多年情深,如今皇上临终有托,咱们若不照办,实在有违圣意。只是,这祖制摆在这儿,恐怕朝堂上下难以接受,定会引发不少争议啊。”

周咏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礼法诸事非我所长,元辅向来深谋远虑,此事还得仰仗您拿主意,我一切听您的便是。只是,若真按皇上遗愿来办,这其中的难处也不得不考虑,还望元辅能权衡利弊,做出妥善的决断。”

得,他这话就属于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

高务实眉头紧锁,内心十分纠结。他深知让郑贵妃陪葬定陵主墓室绝非易事,且不说祖制什么的……皇帝中兴明主的位置坐得很稳,哪怕是遗命,也有很强的效力。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郑贵妃引发了这场剧变,让朝廷差点陷入动荡,多少大臣和百姓都对她心怀不满?就算最后在处理的时候皇帝动了不少手段,把主要罪责都推给了郑国泰和李文进,可是正所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难道明面上没有大罪,就真的没有罪过了?

若真让她入葬定陵主墓室,不仅难以服众,还可能给后世留下隐患,对朝廷的声誉和稳定都会造成影响。

甚至从皇后、太子的角度来说,这件事一旦做了……皇后何辜,要与人分享本只属于她的懿荣?太子如今自是少不更事,但他终归是要长大的,是要御极天下的,届时他又能甘心吗?

可现在他高务实又不能直接违背皇帝的遗言——这要是传出去,哪怕理由再充分,也定会被人指责不忠不义,遭受无数的非议。哦,皇帝如此厚待于你,你就这般当面欺君?

想到这里,高务实心中暗自叹了口气,缓缓道:“二位,兹事体大,绝非我等能轻易决定。依我看,还是先去请示太后,也把皇后请去坤宁宫,听听二宫的意思再做定夺。毕竟,这是天家大事,太后和皇后的意见至关重要。”

赵志皋和周咏对视一眼,他们也知道事情难办,若是能让太后发话,无论成与不成,那就都是太后的责任了……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认同,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不多时,三人扈从这皇后凤驾来到坤宁宫中。此处前两日还被净军封锁呢,但如今已经整理妥当,一派庄严肃穆。

李太后端坐在主位上,神色悲戚。看到高务实等人进来,她微微皱眉,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待高务实说明来意后,李太后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眼神中满是不满和愤怒。

“郑妃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搅得京师天翻地覆,险些危及社稷,她岂有资格入葬定陵主室!”李太后语气坚决,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我儿此生贤德,唯独就是对她太过宠溺,才让她如此胆大妄为。她犯下的罪孽,岂是一句被蒙蔽就能推脱的。此事断不可依皇帝所言,不能坏了天家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