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 第一批临床试点结束!

秋风渐起,匍匐于汉市的热气逐渐消退,晨曦如挂在天边的帷幕,渐升渐起,直至方子业棱角上挂着的汗珠被浸染成金黄。

方子业放慢了跑步的速度,继而用挂在肩膀上的汗巾开始擦拭脖子与下巴上的细汗,并平稳地开始调节呼吸。

“嗡嗡。”往回走了不到两百米,套上隔水层的手机震动起来。

袁威宏:“子业,今天起晚了吗?怎么还没来科室?”

方子业双手抬起手机回复:“师父,的确起晚了,昨天晚上也睡得晚。”

“昨天晚上一点才从协和医院打车回来。”

袁威宏洒然一笑地发来语音:“跑监察也挺辛苦吧?好在一期临床试验的持续周期并不长。”

“十月份的工作日更短,现在已经是28号,再坚持两三天就可以结束了。”

“你早餐自己安排?”

方子业逆顺序回复:“师父,我回去的路上随便对付一口热干面,今天就不陪您在科室里吃了。”

“科室里的临床试点任务结束只是数据搜集的开始。”

“主要还是看治疗后的效果,骨肿瘤的治疗,至少也需要三个月左右才能看到化疗后的固化效果,这才是一场漫长拉锯战的开始。”

“如果这中间还要同时开展二期临床试验的话,我以后真要开始偷懒了。”

目前一期临床试点是多中心同时开展的,因此即便是十月份的短工作日月份,也可以积累到足够的试验病例。

十月三十一日是周四,无论到时候的数据量积累是多少,都可以准时结束第一批临床试验。

“做大课题期间,还要分管科室里的临床事务的确会觉得精力不济。”

“看临床试验的审批安排吧,如果真的二期临床试验提前开展的话,你就脱产开始闭关吧。”

“做科研,还是要老老实实地闭关才能做得好的。”袁威宏体会得到方子业的难处。

“谢谢师父体谅。”方子业回道。

袁威宏继续追问:“你昨天晚上发信息给我说今天下午还要请假,也是要全身心处理数据么?”

方子业走到一个卖热干面的流动摊位前,给老板说明了一碗素热干面面加份量,付款后侧立一旁开始回信:

“处理数据都是晚上要做的事情,是疗养院的一些事情,陈医生和李医生邀请我去聊一些细节。”

“疗养院?你下个月又要回疗养院了?”袁威宏的语气显得有些慌张。

方子业在不在中南医院,袁威宏的精神状态都全然不同。

“师父,不是,我以后大概率就不用专职去恩市了。”

“但具体的细节和行程安排,还得是今天商议过之后才能确定下来。”方子业也算是提前给袁威宏打过招呼了。

汉市东湖疗养院可能会合并至恩市疗养院,并且成为外科疗养中心的事情方子业早就听闻了端倪,但那时候事情并未彻底定论,方子业也就没有透露。

免得到时候没有定下来,让袁威宏白高兴一场。

可根据这几天陈广白发来的信息以及李永军教授的动向来看,这件事目前已经稳了下来。

“可以不去恩市了?”

“那感情好啊……”袁威宏回道。

方子业继续汇报:“师父,后面的细节我们当面聊吧,我这里其实还有一些其他事,等这一周的工作日结束后,我还要跑一趟魔都和蓉城!~”

“好。”

“对华山医院的周工波教授还有华西医院的张岳教授他们都客气些。”

“这些老教授都是特别知名的老前辈了,不能过于耍性子。”

“他们不同于刘煌龙和刘唐教授这样的年轻一辈教授。”袁威宏赶紧嘱咐道。

之前,方子业虽然私下里打了刘唐教授的电话,并且达成了‘协议’,可刘唐还是不讲武德的让湘雅二医院创伤外科的教授到了袁威宏身前告状。

袁威宏觉得方子业在处理外省教授间关系的过程中,略有些简单粗暴了些,还不够委婉。

“师父,就事论事。”

“张岳老师和华山医院的周工波老师早已经是国内名家,积累雄厚,无需如刘唐教授一般剑走偏锋。”

“再客气也不能丢了自己的底线。”方子业将态度端稳。

“老板,你加量的面好了。”摊子上的老板动作也麻利。

方子业立刻靠前开始搅合芝麻酱,一股独特的麻香味瞬间扑鼻而来,刺激着味蕾。

“师父,我吃早餐了……”

……

当日中午,十二点二十分。

方子业主动安排了汉街附近一家比较幽静的茶餐厅包厢,并且提前就进到了包厢里点好了饭菜。

且拿了从邓勇教授那里“打秋风”来的茶叶,让服务员将茶叶听令开泡!

二十三分时,方子业听到电话响起,就赶紧下楼迎接,赫然看到李永军教授与陈广白二人在停车场内左顾右盼。

陈广白踮起脚尖往外看,还能够看到汉街的独特风格建筑,便杵着下巴啧啧称奇道:“这个位置选得不错啊?”

“安静优雅。”

方子业还没来得及叫陈广白,可陈广白却直接走向了服务员方向,开口就道:“欸,兄弟,你老板在店里吗?”

“你能不能问问他这店面出售吗?”

陈广白这种壕无人性的话不仅是方子业将伸出的手一颤,隔壁李永军教授听了也是半身趔趄后龇牙咧嘴得满脸变形。

方子业与李永军教授二人面面相觑一阵后,各自从对方的眼神里读出了羡慕和无奈之色。

“李老师,里面请。”方子业还是尽量地尽好地主之谊。

“等会儿陈医生吧。”李永军指了指陈广白方向。

“好,谢谢啊,电话我收下了!~”

“其实叫谁老板不是叫老板?”陈广白对对方挑了挑下巴,语气温润,气质独到且彬彬有礼。

没有任何人觉得陈广白这是故意砸场子或者搞怪……

陈广白走向方子业方向时,还略有些不太好意思:“方教授,让你见笑了。这是我们这一辈人独属的老癖好了!”

“不管去到哪里,都觉得地最重要。就想盘下来。”

方子业笑着接道:“陈医生,这是好小众的词啊,其实道理我这样的年轻人也懂,可经济实力不允许啊。”

“我最大的野望也就是买一套小别墅了,您这出手?果然阔绰。”

经济自由的最大底气就是在不违法乱纪的前提下为所欲为,买所想买。

谁不知道地重要。

要是方子业也有陈广白的经济实力,也肯定想去一个城市就先买几块地玩玩。

三人也并没有啰嗦,先后继贯地上楼去了包厢,方子业先吩咐服务员开始上菜上茶。

三人各自落座后,李永军与陈广白二人都脱下了西装外套。

陈广白才道:“方教授,我和李教授这次来恩市,主要就是为了和您商量疗养院外科疗养区新建的事情。”

“恩市疗养院的外科组,一共就只有十六七个院子,面积还是相对小了些,服务承载量相对有限。”

“目前,因汉市军区的调整归类,已经确定将东湖疗养院划归为我们疗养院的外科诊疗区,面积也不小。”

“目前已经有近三十个规模性的院子,比之前的规模足足大了一倍。”

“还有成熟的仓库储存、医疗供应链、行政区域等,不过目前的手术室稍微少了些!仅有四个手术间,目前疗养院内的人已经转走,对手术室开始动工扩建了。”

李永军闻言点头,斜身客气地等服务员将茶水送来后,小口地抿了一口。

喝过后,眼睛瞬间清亮,问道:“你们这茶餐厅平日里配的茶是这个?”

服务员忙回道:“老板,这是老板你们自带的,我们茶餐厅一般配的有中等标准的红茶、绿茶、普洱这些!”

“肯定比不过老板你们自带的茶水。”

“几位老板,我们经理就在外面,让我传个话想拜访一下,不知道几位老板是否方便?”

说话接近尾声的陈广白摆手道:“不方便,你们忙你们的,除了上菜之外,不要打扰,谢谢。”

服务员则客气地走了出去。

李永军道:“陈医生,这经理应该是认出您来了。”

陈广白再次摆了摆手:“方教授,以我和李教授在恩市疗养院内与其他科室的多位教授商议后的结果,是打算将东湖疗养区打建为肿瘤治疗特区。”

“未来五年甚至十年,最主要攻克的病种就是外科常见肿瘤的治疗工作,这与方教授您目前临床、科研领域最为契合。”

“这就需要建立MDT讨论组,客观且多维度地调任专业的教授辅助,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外科系统、肿瘤科、等离子化疗、放射科、介入科、内科、中医学专业等专业教授。”

“你们这个MDT组,不再详尽地进行分组,而是以大团队的模式,对所有的肿瘤进行治疗和研究。”

“不知道方教授你意下如何?”

方子业闻言,看向了李永军教授。

李永军微微颔首,再次放下贪杯的手:“我同意陈医生的看法,未来数十年,医疗竞争最大的业务方向,一定是肿瘤的标准化治疗。”

“这不仅仅是市场问题,而是在医疗发展后,诊断率提升所致的肿瘤患者增多,必然要面临的医疗难题。”

方子业听了,却先轻轻摆手:“李教授,陈医生,容我多说一句哈。”

“按照你们的讲法,东湖疗养院依旧是军区性质的疗养院,那么以我们之前的病源圈,能有这么多肿瘤患者么?”

“没有这么大的肿瘤患者体量,却搭建了这么大的平台,岂不是资源的浪费?”

据方子业所知,军区最为热门的病种还是外伤与后遗症,而并非什么肿瘤。

陈广白闻言道:“人都会老的。”

“在时间的堆积下,肿瘤的发病率会不断增加!~”

“疗养院的性质依旧是临床、科研为一体的研究院,经由军区的调节,可以更好地推行一些新疗法。”

“达到治疗、研究为一体。”

“再则,我们也有自己的军工企业,那么如果有一些新疗法产出之后,可以将科研、治疗、器械产出融为一体。形成一道相对完整的闭环,又可以随时镶嵌其他的技术。”

陈广白似乎体会到了方子业的心思似的,接着道:“方子业,东湖疗养院,距离光谷与昌区都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