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 这里有人装逼。

“而且说一句不太好听的话,如果我的父母有病需要住院治疗的话,我也会不惜一切代价地让他们第一时间住到医院里去。”

“因为那个时候,我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医生,我也是我父母的儿女。”

“顺带,我这一辈子都是从事医疗相关行业,就必然没有挣大钱发财的机会……”

方子业不否认科室里依旧有本院的人或者同行会钻一些空子,把自己的直系亲属或者旁系亲属塞进来。

但非行业内的人士,是你自己选择了你的人脉关系网不在医疗行业内,你享受了独属于自己关系网的优势,却又想在其他层面处处追求公平。

那就有些想多了。

就比如方子业,从来不会说教育体制内的老师,可以直接把自己的孩子塞进名校,不需要考虑什么学区房。

比如自己老师的女儿,她就可以直接以自己师母的关系,不需要师父袁威宏去运营,就可以直接进入到昌区最好的小学和中学。

怎么了嘛?

青年闻言赶紧道:“谢谢方教授你这么坦诚。”

方子业说:“其实也不是我坦诚,而是我并非故意在给自己立什么高尚的人设,我只是尽我能力地在做一些事情。”

“而这些事情就是我的极限,所谓的大义凛然,绝对公平,那不是我们这样的小人物可以考虑的。”

“您还是好好想一下,要么就去预约住院,要么就是按照您的想法,再去其他医院,找其他教授试一试,看看可不可以通过中药的调养,达到您预期的康复要求……”

方子业也知道自己和对方说得有点多了:“现在时间也不早了,我得下班去吃饭了。”

“吃完饭后,我还有个视频会议。”

青年啊了一声,很意外:“你们也加班开会啊?我还以为你们医生每个星期只要坐一天门诊班呢。”

这就属于对医疗行业有一点关注,但了解不多,纯粹靠自己臆想的人。

“坐门诊这一天是接诊患者,其他时间要处理住院病人的病情,做手术啊,评估术前术后指征。”

“再空闲时间,就是搞科研,自己学习啦。还有行政相关的一坨乱糟糟的事情,可能还要去给学生们上课。”

“你说吧,这些时间都需要调和,不放在周末又能放几时去呢?”

方子业现在还没有教学任务,毕竟他的主要档案是在军区疗养院,被借调了出去。

否则的话,基础医学院绝对会给方子业安排一门课程任务,这也是方子业作为副教授必须要履行的义务。

毕竟享受了副教授的补贴。

青年带着自己的父亲往骨科大楼方向离去。

……

“师兄,晚上我有空的,您那边需要帮忙么?”林方忠与方子业并行出门诊楼时,手里拿着两套白大褂,他挤出笑脸,努力让自己看起来人畜无害。

“我办公室就那么点面积,你过去了能帮啥忙啊?”

方子业侧头,读懂了林方忠的心思:“好好地先搞基础建设吧,不要怪师兄没提醒你啊,就你现在的基本能力积累,比起我那看起来花里胡哨的学生都还差了有一段距离的。”

林方忠愣了愣,眼角外扩瞪圆:“胡青元他天天打游戏,还搞直播,他…?”

方子业双手抱胸,步履安详,平静解释道:“这些基础的东西我可没帮他,但你都这么看他,证明识人不能只看表象。”

“虽然我知道你们都很努力,也想帮着做事,可也要量力而行,并不是不愿意你们来帮忙!~”

“现在我让你上台缝合你敢上、敢说不怕影响患者的手术质量吗?”

方子业给林方忠作了一个客观类比,并非PUA。

只讲能力而不讲学历,绝对不是要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围着你转。

“师兄,那你去忙。”林方忠懂事地不再纠结回答,而是招手与方子业作别,拿着方子业的白大褂回科室方向。

方子业看了一眼时间,只能一边背着包走向实验大楼方向,一边再给自己点一份外卖。

点完单后,方子业便把电话打给了袁威宏。

“师父,现在科室里的任务排定下来了么?今天我还要和兰天罗他们收束数据。”

“虽然姚正武教授的邀约可以不细心,也不好太不用心。”方子业开口解释。

骨病科分会场的约稿在方子业的意料之外,但事情来了,多少要准备一点,以示对听者与主办方的尊重。

“嗯,好!~”

“你的行程我会让人发给韩静宜,再让她给你列一个特定的行程表。”

“哦,对了子业,我听人说,你还给韩静宜加工资了?”袁威宏笑着问。

“师父,涨了一千五,现在月薪六千,算下来工作日日薪三百,有五险一金。”

“小韩也有年纪了,而且做事也踏实诚恳。”方子业没想到自己的师父会提起这个事。

“嗯,我就问问。”袁威宏回得轻描淡写。

可方子业哪能不懂袁威宏,很快从等电梯处走向了楼梯间,细声回道:“师父,那要不我去给小韩提议一下,再给她降点工资?”

袁威宏大小算个老板了,下面拖了一大堆的人,他与邓勇这样不懂科研的老板又不同。

现在,袁威宏应该也是想请个科研助理了,而他出手又不好太寒碜。

方子业与袁威宏同属一个团队,以后两个科研助理必然会接触,如果袁威宏给的钱还不如方子业,对方子业对袁威宏都不太好。

“算了,你师父也还没有你想的那么穷。”袁威宏知道方子业猜到了他的心思。

之前找科研助理只是一个预想,但这一次的骨科年会,让袁威宏意识到,自己目前必须要有一个专职的科研助理了。

提到这个,方子业谨慎思考了一下,才道:“师父,您要不帮着给邓老师打个电话?”

“其实,我们大团队,再给李源培配一个人是比较妥当的,不然他每件事情都要自己细节化,很耽误时间。”

“可源培自己的资历不够,邓老师对这方面没有敏感度。不如以他的名义给李源培分派一个人。”

袁威宏当即打断:“不是邓老师没有这方面的敏感度,是他不方便配一个助理!”

方子业瞬间哑然。

也是,以邓勇的脾气和行事风格,有些事情的确不适合被其他人知道他在做什么,否则就是给自己埋下的刺。

邓勇的脾性,再怎么洗本质上就是荤素不忌,上不得正式的台面。

“那就算了吧,师父,当我没提这事儿。”方子业说。

袁威宏道:“你能体谅同学是好事,可想要单纯以行政和管理的方式在科室里立足,李源培就必须要闯过去。”

“专科科室的专职行政,所有的医院都从未出现过,他要开此先河,就必然要有自己独特的能力和魅力才能正规化。”

“这不是靠谁体谅就能做的事。”

“哪个吃第一口螃蟹的人不需要吃苦和冒险?”

袁威宏接着又问:“对了,你那个化疗的临床试验,一期的部分数据应该开始搜集了啊?”

“怎么样咯?”

方子业道:“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完美,但好用。”

微循环化疗方案第一周化疗期后的一月数据与传统化疗的对比数据出来了。

肯定达不到理想的状态,可也将传统的全身化疗方案踩在了脚底板摩擦了。

全身的副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一点,就可以让方子业高调宣布这是跨时代的“化疗革命”!

只是吧,毕竟一期临床试验的化疗药物浓度没有达到最理想的状态,所以疗效的预期,达不到理论中的那么完美。

只是比传统的化疗效果好了数倍。

理论上,则是可以通过化疗,达到临床治愈效果。

“那也可以了,科研嘛,就是一步一步往前推进的,即便走了捷径,也不要想着一步登天。”

“更何况,传统的化疗是广谱靶点,并非特异性靶点,因此想要达到最理想的状态,还是要依靠新药物的研发。”袁威宏回道。

“嗯,是的师父。”

“从60分到95分依靠努力肯定可以达成,但要从95分到100分,肯定需要天赋和机缘。”

“我们做的只是努力。新药研发才最终定格的天赋,也是机缘。”方子业说完,又道。

“就不知道,师父您目前承担的糖代谢相关的基础科研,可以提升的天赋到底能到96还是97。”

传统化疗的疗效可以有60分的话,那么通过改良传统化疗,建立微循环化疗方案,最后理论上可以达到90分以上的成绩。

想要到一百分,应该是不可能的。

即便是真的出现了靶向药物,再结合传统化疗,也不可能到100分,只能是无限地去逼近这样的理想状态。

袁威宏即便是在骨肿瘤的糖代谢中,有重大突破,也没办法将肿瘤的治疗最终疗效达到99分。

这种客观现实必须认定。

但能够达到95分以上的治疗效果,就已经是当前几十年甚至百年来,骨肿瘤治疗可以达到的上限,可以为骨肿瘤的病人,带来救赎一般的期待。

“不说了,听你画的饼,我都开始慷慨激昂了。”

“你是搞医学的,又不是搞煽风点火的。”

“好好做自己的事情吧,我这边,暂时不用你操心太多的。一切都精进得比较平稳。”袁威宏道。

“好的师父,那我先上楼去了。”方子业挂断电话,从楼梯步道中走出。

新规划的骨科实验室在二十三楼,为了保护好自己的关节,方子业是不会选择爬楼梯上去的。

……

二十三楼都是骨科的实验室,创伤外科有自己单独的实验分部,占据了三间实验室。

其中,邓勇负责一间,韩元晓负责一间,袁威宏负责一间。

综合实验室里有很多办公室以及操作间,袁威宏所在的实验室,有方子业单独的办公间。

虽然面积不大,却也是方子业独有的办公间。

现在,方子业任的,就是袁威宏所在办公室的副主任。

实验室里还有其他人,但方子业并未去会议室,而是径直赶向自己办公室,关上门后,方子业就先提着花洒给窗台前的绿萝以及兰花草洒了点水。

一边看着挂钟,还逗了逗绿萝的肥叶,直到六点三十五左右,方子业才去洗手,一边等着外卖,一边打开了自己的电脑。

下午七点整,方子业准时拉起了微信讨论组的视频群聊。

兰天罗、揭翰、洛听竹等人纷纷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