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章 七月,高考

以前在柳城的时候,和身边的人相比,可能还显得比较突出。

到了京城之后,老徐终于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身边的每个人都很优秀。

他的文化程度也确确实实成了一个非常大的短板。

如果不是有周参谋在旁边指点,他可能很多工作都干不好。

如此一来,老徐就很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像媳妇那样拼命学习。

有好几次路过军校的时候,老徐都情不自禁地站在门口多看几眼。

徐大刚看在眼里,也明白了父亲的执念。

父亲没有完成的梦想,他可以替父亲实现。

当然了,徐大刚自己也有这方面的意向。

以前,他也觉得像妈妈这样做生意挺好的,有钱了之后,方方面面都很便利,时间宽裕的时候还能到处去玩。

可是后来他觉得,人生不仅仅是吃喝玩乐,也有责任。

他曾经听周叔叔跟上级领导打电话,提到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和国外的差别,他当时就萌生了一个想法:他要成为改变这一现状的一员。

改革开放腾飞的年代,他这样的理想在很多人眼里看起来很可笑,但每个年代应该都需要这种可笑的人吧。

这是徐大刚后来在高考作文上写的话。

可能也是因为这段话,徐大刚的语文高考成绩比平时模拟考最高的分数高了整整10分。

七月底,高考分数公布的当天,程大姐紧张得不行。

老徐也很紧张,不过他能稳得住。

“要不这样吧,我跟大刚去学校看分数,月月你在家里陪妈妈。”

程大姐深呼吸,站起来,说:“不行不行,我可不能在家里呆着。在家里呆着简直要度秒如年,咱们都去,一起去。”

本来打算是骑两辆自行车,老徐骑车带着媳妇,大刚骑车带着妹妹。

但是老徐扶着自行车的手都在发抖。

再看儿子这个当事人,倒是比所有人都淡定。

程大姐说:“算了,也别骑车了,直接打车吧。”

徐大刚小声地跟妹妹说:“我怎么现在才发现,妈妈的心理素质其实也不算太好。”

徐诗月说:“因为你是亲儿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