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大量援助!忻口之战,黄百韬运筹帷幄(求订阅)

这种魔幻般的操作让黄百韬一时间想不明白。

就他听到的那些传闻而言,楚云飞绝不可能是不知道“人情世故”的指挥官。

否则他也不会在开封作战会议上面“一鸣惊人”。

那么楚云飞为什么不愿意带着现如今的十四集团军以及第六集团军捞战功呢?

黄百韬对于两个集团军的指挥官们进行了一波颇为详细的分析。

首先是十四集团军。

代总司令乃是白健生。

在以往的沟通过程之中,楚云飞数次表达了对白健生指挥能力的质疑,甚至缺乏基本尊重。

而提及李宗仁之时、态度相对保守,语气也较为缓和,只是单纯觉得其徐州会战后期有着数次失误指挥表现。

以至于现如今五战区各作战部队对其信任度实际上并不算高。

黄百韬能够很直观的感受到楚云飞并非是对新桂系有意见。

而是单纯的对白健生人品、以及指挥能力的不信任。

楚云飞似乎一改以往对十四集团军的态度,极可能的避免与其协同作战。

此次山西会战之时表现的尤其明显。

一改此前正太会战、长治会战时候的态度。

难不成是为了郭副总司令鸣不平?

可是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这种事情去得罪白健生啊。

战况已经趋于平息、中央军入晋之事已经破产。

这代总司令还能在二战区呆多久?

而回到军事委员会之后的白健生、可就能够影响统帅部的决策了。

至于第六集团军方面。

楚云飞本就出身晋军、乃是阎老西最为看重的接班人。

这件事情黄百韬能够清楚的感受到。

在他面前也并不避讳这个话题。

而第六集团军按理说应当会是新编十一的助力。

但楚云飞又很忌讳和杨爱源所部联合作战。

甚至都不愿意让晋军第六集团军承担进攻任务

苦思许久。

黄百韬倾向于一个最大可能性。

似乎只是单纯觉得晋军的同僚指挥能力不足,在战场上只会拖后腿.

此次要求黄百韬务必独立作战。

更加间接的证明了楚云飞的行为逻辑。

正思索间,伍思忠快步返回了前沿总指挥部:“军座、情况不是很乐观,想要啃下来估计要付出不小的伤亡。”

“用烟雾弹进行视线遮蔽,抵近爆破的话,会不会好打一些?”

“可以,但忻口镇周边地形实在是太过于开阔。”

“攻击若是衔接不上,前面的牺牲和努力基本上白费,在此组织进攻的时候必然需要再度突破日军的活力封锁。”

伍思忠笑了笑:“唯一的好消息是,因为战场过于开阔的原因,我们在一次的进攻之中可以投入至少六个连的兵力,我们的火力可以摁着日本人打。”

“我建议进行先期的土工作业,靠近攻击线后,进行15~25分钟的炮火准备之后,再采用烟雾弹遮蔽日军视野,步兵部队再发起攻击。”

他作为一名团长,在黄百韬这个军长面前拿起了指挥棒在作战地图上示意了一下。

一旁的张东凯目光闪烁,内心震撼无比。

即便伍思忠再怎么样,也只是个团长。

在一个军长面前能够用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自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伍思忠是老三十八军教导团出身,当年在197的时候还是个主力营营长。

看家本领还是有的。

黄百韬很快就明白了他的作战思路,同时出声道:“我没有办法给你们提供炮火支援。”

伍思忠愣了一下:“什么?”

“山炮兵三十一团无法参加本次的战斗,他们75毫米口径山炮的炮弹几乎消耗一空。”

“炮三十团的105毫米榴弹炮将会用于龙城攻坚战之中。”

伍思忠只觉得有些麻瓜:“那些碉堡都是钢骨水泥制作而成,抵近爆破也很难有较好的效果。”

“在抵近之前,我们的战士需要越过两公里的雷场,剪开三道铁丝网,突破日军的火力封锁区,才能够抵近日军的主要防御工事。”

伍思忠顿了顿:“如果没有火炮支援的话,我们的伤亡人数将会成倍增加。”

张东凯一惊:“想要干掉这一千多号的小鬼子,我们至少付出两倍以上的伤亡,这仗有打的必要吗?”

黄百韬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他的脑袋转动速度非常快:“有必要,很有必要。”

“在伍团长回来之前我也在思考这样的问题。”

“忻口镇的防御体系与龙城周边地区颇为相似,这其实也是在进一步积累攻攻坚作战的经验,尤其是龙城这样的堡垒城市。”

黄百韬施施然的分析,一脸的云淡风轻:“诚然,以现有的武器装备,想要啃下忻口镇很难。”

“不过楚长官不是没有准备。”

“新一批的45毫米直射火炮前段时间便已经抵达了仰光港,目前正在向国内运输,抵达之后可直接用于攻坚,这些火炮的威力比此前我们使用的37毫米直射炮还要大上不少,想来应当会有出色表现。”

黄百韬运筹帷幄的模样给伍思忠带来了不小的震撼。

他喃喃说道:“真像啊。”

“像什么?”

伍思忠的眼神略微带着一些慌乱:“您刚才运筹帷幄的模样,很像楚长官..”

黄百韬哈哈一笑,对于这样的评价并未有任何的不满:“真的很像吗?”

伍思忠微微点头。

黄百韬接着道:“伍团长,你刚才所说的土工掘进方式是个很好的思路,先按照这个方式进行战前准备工作,我们不着急,该着急的应当是日本人才对,所以这仗我们其实有着很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