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谈判!双方达成共识、光复太原城!(求订阅)

他们手上除了那十万的百姓之外,实际上并无其他筹码。

在简单的安排了一下工作之后。

两头小鬼子留在了小院之中等待。

林苍辉则是带着翻译官返回连夜赶路返回太原。

第二天一早。

风尘仆仆的林苍辉赶回司令部。

刚喝下几口温水,便得知除了运输机、轰炸机、战斗机损失较为严重。

楠山秀吉这个第一军参谋长,现如今就连一具完整的尸体都难以找到。

龙城机场已经被摧毁了干净的情况之下。

若是阎老西真的狠心下来,他们整个华北方面军将再无余力。

筱冢义男沉默了片刻之后。

还是觉得谈判解决问题比较妥当。

为此他更改了相应的“底线”。

关于谈判底线这东西,其实和各国的红线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主要就是突出一个灵活。

“如果能够确保二十师团及我军的安全,我们可以选择放下武器,成建制的离开但需要足够分量的人和我们一起。”

谈判继续进行。

只不过此时的楚云飞已经返回了长治。

通过阎老西申请让吴子强前往就读,实际上也是单纯给阎老西找点存在感。

事实上,在林蔚来太原之前。

楚云飞便已经通过他和常瑞元达成了相对应的共识。

这样的插班生不是第一次。

常瑞元也拥有这样的权力。

这趟回来,主要也是为了给吴子强放个长假,顺带安排人将自己的干女儿接过来。

姜玉贞将军的老母亲在西安过逝,孩子没了依靠。

楚云飞身为一个山西人蒙了姜玉贞将军和196旅的人情。

能还的,他自然要还上,索性便派人将其接了回来。

长治总部。

黄洪友(原姜玉贞警卫排排长、第七步兵团主力一营营长,现第十步兵团团长,第十步兵团为长治会战之后扩建,目前尚未有战斗记录)此时已经从晋城综合训练中心赶回。

小型会客室内。

黄洪友面无表情的坐在板凳上等待着。

一旁的贺天宇正是此前一起从原平镇活下来的弟兄。

两人表面手指有节奏的敲击着椅子扶手,心情并不平静。

赵鹏程快步走进了房间之中:“黄团长、楚长官忙完了。”

黄洪友微笑点头示意,当即起身带着自己的副官前往了值班室。

听到脚步声之后的楚云飞一扫脸上的凝重、转而换上了一副轻松的笑容。

互相敬了个军礼之后。

楚云飞主动伸出了自己的右手和他握了握:“洪友,有三个月没见了吧。”

“是的长官,目前第十步兵团已经.”黄洪友原本以为楚云飞让他过来汇报工作。

尚未来得及开口。

楚云飞笑呵呵摆手示意:“这次叫你回来不是让你过来汇报工作,你是老行伍,带兵这种小事情自然不会出大错。”

“坐。”

黄洪友听从楚云飞的吩咐坐在了一旁,心中已经有所猜测。

不是公事,那就大概率是私事了。

“连壁兄的老母亲,之前被阎长官安置在了西安那边,还派人照顾,因为年事已高,加上伤心过度,身体每况愈下,估计时日无多。”

“我得到消息,姜母希望能和连壁兄葬在一起。”

“我请示了一下阎长官,阎长官也同意,我便派人将其接了回来。”

“现在已经在长治安置了下来,身体状况还算稳定。”

“明天上午,你和我一起去探望一下他老人家,顺带让孩子认认你这个叔叔。”

黄洪友的脸上泛起一丝激动神色:“楚长官,您”

对于官兵家属,楚云飞已经几乎做到了极致。

基本上有交集的军官家属,他全部尽可能的安排到位。

截至1939年2月之前。

每一个烈士家属应当享受的待遇,更是没有丝毫折扣的执行。

而随着战争烈度的增加,伤亡人数和牺牲人数的增加。

国民政府的抚恤条例已经不具备继续执行下去的条件。

常瑞元甚至连中央军的军饷都已经发不起了,更不用说已经战死者的抚恤金。

晋东南、晋南地区的财政、包括后方财政已经无力持续支持那天文数字一般的抚恤金。

楚云飞无奈之下才进行适应性的调整。

虽然抚恤金额数量少了一些。

可对于烈士家属的优待也是丝毫没有减少,而是在增多。

这一点,他问心无愧。

话锋一转,楚云飞接着说道:“还记得前年在潭子庄指挥部吗?(第35章,原平血战,358团指挥部所在)”

黄洪友一怔,胸怀之中感激更甚:“记得,是长官您指挥了原平夺回战、率领兄弟们干掉了独立混成第十一旅团的旅团长筱原诚一郎。”

“你那时候在原平血战,四天五夜没合眼,红着眼跟我要自动枪的那一幕幕我可是还记得。”楚云飞也是陷入到了回忆之中,关于黄洪友,他的印象非常深刻:“后来有一段时间,你过的有些浑浑噩噩,状态不太对”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穿越者的缘故。

楚云飞精力旺盛、记忆力也非常不错。

他细细讲述着和黄洪友见过的每一面,说起了给黄洪友授勋的时候

“我知道连壁兄对你有恩,对我山西百姓有恩、其作为一名军人,无愧军人国家、民族。”

“这份情谊,我楚云飞记得,山西人也记得,全国人民依旧记得。”

“他的后人我一定要照顾好,就像照顾好这些烈士家属一样。”

楚云飞笑了笑,接着道:“他的幼女我已认作干女儿,叫什么名字你晓得吧?”

黄洪友点了点头:“派人打听过,好像是叫做姜楚楚。”

楚云飞哈哈一笑,有些不好意思的摘下了军帽,挠了挠头:“孩子的名字是姜母起得,当初在阳泉见到第一面的时候把我当成了他的父亲,我很喜欢这个孩子。”

黄洪友静静地听着。

两人就像是闲谈一般,聊起了之前的往事。

第二天一早。

两人换上了一身便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