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策论 (求订阅)

楚云飞本身就是一个直来直去的性子。

见陈旅长如此爽快。

索性便直接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要求。

“我二战区接下来主要的调动和部署情况,均是为了光复大同,天镇等晋北战略要地。”

“为确保攻势顺利,我方会联合八战区的傅宜生将军所部协同作战。”

“所以在我方进行大规模攻势作战行动的时候,需要贵军那些在华北地区开辟的抗日根据地闹出一些动静。”

楚云飞和方立功两人一脸严肃的看向自己。

副总参谋长摸了摸下巴,沉思了片刻之后说道:“如果我们对华北地区展开大规模破袭战的话,日军的后勤补给体系势必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我军的破袭作战不是没有代价,日军很有可能会调集重兵对我华北各抗日根据地展开围剿,我军各作战部队的武器装备数量本就不充足,猝不及防之下很有可能会因此受到重创。”

副总参谋长说的也很直接。

打,确实没问题。

日本人方面一定会被打的焦头烂额。

但同样的。

他们一样会牺牲很多人。

甚至好不容易建设的抗日根据地都会因此受到影响。

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作战,肯定要慎之又慎。

楚云飞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方立功接着说道:“为了减轻贵部的作战压力,我们打算拉拢第五集团军曾万钟所部,其作为客军在山西地区作战,补给情况一直以来都是十分的糟糕。”

“南太行地区如果交由第五集团军负责防御的话,那么我军将会能够解放出更多的兵力、战斗结束之后,我们也可以兵出太原,支援你们。”

“可否能在战前提供大量的作战物资补给呢?”陈旅长单刀直入:“我们目前动员的地方武装数量是个极其庞大的数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作战兵力都尚未装备火器、战斗力相对较差。”

楚云飞摇了摇头:“很遗憾,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也很难从同统帅部那边得到更多的补给。”

“九战区那边,根据目前日军的动向,他们很有可能在最近几个月内再度发起大规模的攻势作战。”

“又打?”

九战区那边刚结束南昌会战。

五战区那边同样也是刚结束随枣会战。

这两场会战都是数十万人规模的中大型会战。

南昌会战这才过去多久?

不到一个半月、日军方面就再度准备发起作战行动。

副总参谋长惊讶万分:“这帮日本人到底还有多少的战略储备、还有多少的武器弹药?”

陈旅长同样也是眉头紧皱。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其作战之目的,大概率还如同往常一样,对我国军主力进行打击,迫使国民政府屈服。”

楚云飞拿起了一旁的茶水,不以为然:“如果委员长愿意屈服的话,早就和日本人达成协议,仗打到现在这个份上,双方早就没有了和谈的可能。”

“我们不仅无法给贵军继续提供物资,甚至我们接下来如果想要发起晋北地区的攻势,就只能依靠我们自己。”

陈旅长有些狐疑:“现如今情况有这么严重吗,我记得你们不是和美国人和苏联人都达成了相关的援助协议,统帅部那边也先期提供了不少的枪弹?”

楚云飞摇了摇头,看起来有些无奈:“西北制造总局正在进行产业升级,仅仅只有六五枪弹生产线、手榴弹生产线,以及迫击炮生产线还在使用。”

“就连晋造六五步枪、晋造汤姆逊冲锋枪也停止了生产。”

“六五口径子弹月产量在三百八十万发、手榴弹月产量在一万四千枚、各式迫击炮炮弹产量一千八百枚。”

产量并不高,甚至可以用很低来形容。

但在国内,已经算是首屈一指的兵工厂了。

而进行相应的现代化改造升级之后的太原兵工厂。

产量方面自然不需要楚云飞担心多少。

只是这个时间,他等不了罢了。

迎着陈旅长和副总参谋长的目光。

楚云飞微微叹了口气:“至于我长治军工厂的产量,目前才刚刚步入正轨、目前正在试制作50毫米掷弹筒。”

“至于大口径毫米迫击炮,因为膛线工艺的缘故,目前暂时无法批量生产。”

PS:这里说的膛线工艺指的是线膛迫击炮,线膛迫击炮并非传统滑膛迫击炮,射程更远一些,成本更高一些。

生产这个其实是为了让二线部队装备远距离支援火炮,用以替代山野炮等身管火炮使用。

“不过五十毫米掷弹筒,有日本人的掷弹筒珠玉在前,我们仿制起来也是比较轻松。”

“预估一切步入正轨之后,月产量至少能够达到六百门以上。”

“届时可以考虑优先供给给贵部。”

楚云飞开口给出了自己的承诺。

如果能够大量装备掷弹筒的话。

对于这个时间点的八路军而言,也是好武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