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要行败君之礼

为奴十年 探花大人 1202 字 9天前

崔老先生对谢砚有一句评价,他说,“老夫观大公子,有乃父当年风范。”

这是极高的评价。

这世间的儿郎,能有几分似王父谢玄,就已是天大的幸事了。

何况还是王父的长子谢大公子。

人要回故土了,要衣锦还乡,哪儿有不高兴的呢?

若是偶尔廊下撞见崔老先生,能见崔老先生连带着看她都慈眉善目了起来。

若说这风吹草动之中有什么变故,大抵是两桩事。

一桩是被关押起来的稳婆成日地闹腾,在宅子东北角的小厢房里一哭二闹三上吊,大叫自己冤枉,求王父放人。

可若是带出来盘问,问背后到底何人指使,却又什么都不肯说,打死也什么都不肯认。

另一桩是赵国使臣来献降。

赵国使臣风尘仆仆地来,一来就在正堂连扑带跪地叩拜了下去,一双手高高地举着国书,痛哭流涕道,“王父,王父啊.......小臣此生总算活着面见君颜.......”

主座的人见状便笑,“赵臣哭什么?”

赵国使臣哭道,“我家大王力战不敌,早就有意投降,国书正月就写好了,只想着寻个机会呈送魏王父啊!可王父远在上党,不在军中,小臣有负君命,携着国书穿过魏营一路逃窜,被赶到北地,南下又数度险被魏人所杀,求天告地,不得面见王父啊!”

主座上的人笑,笑得风淡云轻,笑出一双清浅的酒窝,“你是说,你家大王要投降?”

赵国使臣半伏地上半抬头,一头的汗无暇去擦,“是是是,是是是,我家大王要投降,请魏王父不要再打啦!”

主座上的人问道,“想打就打,要降便降?这世间可有这样的好事?”

正堂诸人哄然大笑。

赵国使臣愈发汗颜,一头的冷汗顺着鬓角哗哗地淌,“王父啊,我家大王愿奉送赵国三千里国土,只求王父保留赵氏宗庙,给赵人留一条活路吧!”

那人轻嗤一声,忽而大笑。

八尺余的身姿微微前倾,薄唇轻启时,一双凤目已然迸出了凌厉的眸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