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内卫

天香门似乎遇到大麻烦了,这是镜卫公前期得出来的结论。

在他看来,天香门来新人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这个人到底有多少实力,才是最重要的,以后只能慢慢的探索。

不过现在至少有一条可能的线索已经放在他面前,他略微思索片刻,然后用嘶哑的声音喊道:“来人,查一下最近两天来宛京的女人,特点是漂亮,看看她们都是什么人,落脚之处在哪里?”

自从和父母沟通后,家里的伙食质量果然直线下降,虽然每餐依旧有肉食,但是已经不像前两天一样,每餐必定菜数不少,而且都是大鱼大肉。

不过深入沟通后,家里的气氛更加融洽,就连姐姐也没了不明原因的脾气,甚至饭后经常邀约一起在家里转悠,美其名曰消食,实际上就是无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这个地方,女人没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传统,但是相对而言,女人出门比男人要少些。

妘姝就不时的出门转悠,对父母和姐姐的说法就是趁着没有什么人认识,把环境熟悉一下,不要真正要玩的时候连方向都找不到。

这一点琼玉可以作证,在她看来,小姐就是一个好奇宝宝,总做些稀奇古怪的事情,问些稀奇古怪的话。

小姐每到一条街,都会问她这条街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着名人士居住,有什么传说,天啊,她在这里住了那么久,才发现自己其实就是只认识路而已。

小姐还喜欢逛店铺,不管什么店铺都要进去逛逛,也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店铺,甚至连米粮店都要进去转悠一下,其它的还有更奇特的,连各种衙门都要在门口看一看,直到兵士驱赶。

相对这些而言,小姐更喜欢去茶馆,也不管有没有说书的,每次都是点壶茶,坐看街上,也不知道街上有什么好看的。

妘姝做事情自然有自己的目的,她看着茶碗里清亮的茶水,却没有喝上一口的欲望,这也许真的不能叫茶,而是应该叫菜汤。

这家聚风茶楼位于集市边缘,与她的居处分别位于皇宫两边,不过距离二叔家倒是挺近的。

楼下传来说书人的声音。

“惊堂木一响,大家听小老儿道来,书接上回,且说那吴家二郎偷偷翻过院墙,往下一跳,……”

几句书说过,琼玉的小脸羞得通红,“小姐,这说书的都说些什么嘛,居然是说书生和千金小姐偷情,居然还有丫鬟帮忙,真真是污言秽语。小姐还是别听了,太脏耳朵。”

妘姝笑起来,她想不到在这修炼界也能听到类似于《西厢记》的故事,只是相比而言,这个故事更加粗俗一些,想来是因为能在这里品茶的人都是中产阶层或者以下,是有点闲钱,但又不多的地步。

至于为什么说这些一定要和才子佳人有关,妘姝还能记起《红楼梦》里贾母的评说,“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的那样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都没有了。开头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比如男人满腹文章去作贼,难道那王法就说他是才子就不入贼情一案不成?可知那编书的是自己塞了自己的嘴。再者,既说是世宦书香大家小姐都知礼读书,连夫人都知书识礼,便是告老还家,自然这样大家人口不少,奶母丫鬟伏侍小姐的人也不少,怎么这些书上,凡有这样的事,就只小姐和紧跟的一个丫鬟?你们白想想,那些人都是管什么的,可是前言不答后语?”

妘姝觉得贾母是看透了本质,但是她也忽略了人性,龙国人信自己,所以故事里多是打破阶级,这种爱情故事都是才子佳人,都是一贫一富,但是放在欧美,那就不一样了,他们推崇阶级,推崇贵族,连童话故事里都是王子公主幸福的在一起。

茶楼说书的时间不长,每到精彩之处必定停下来讨赏。

琼玉对这说书的恼怒,自然不肯给赏钱,“这说书的贼可恶,还说丫鬟帮着拉线,这含沙射影的凭什么给赏。”

妘姝笑了,“人只求坐得端行的正,别人说的等他说去,你要真介意了,那不是把自己代入进去了吗?笨丫头,你说本小姐赏二十铜币。”

与妘姝去过的高档茶楼不同,这种茶楼赏钱的并不多,大多也不过就是三五个铜币罢了。

说书先生的仆人千恩万谢的退下。

琼玉还是有些愤愤不平,她现在作为小姐的大丫鬟,当然知道小姐其实没有多少钱,按照府里的分配,小姐一个月也不不过五两月例,况且现在小姐还没有拿过,用的都是她自己的。

妘姝没有理会她,而是趁机听着说书停歇期间茶馆里的客人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