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笙书仍是沉默不语。
苏宛仁说得头头是道,咱现在说什么都不一定对,那咱就不说吧,都说沉默是金,咱今天就算上了金山吧,看他还会怎么说?可能他说了一通,一肚子的气撒了,咱的话他就会听进去了。
苏宛仁叹了一口,接着说:
“我以前感觉自己总是怀才不遇,以为遇上你之后,可以一展宏图,以慰平生,哪知你竟也是如此畏首畏尾,那与那些等闲平庸王爷有何不同?笙书兄,我说了这么多,你不置一词,心中一定是不同意我的意见。既是如此,我这个参军司马今后又能有何作为呢?罢罢罢,笙书兄,今日,我再敬你一碗酒,向你请求辞去这个参军司马的职位,我将重新回到京城谭先生的书院读书,还望你海涵。”
苏宛仁不等高笙书回答,举起酒碗要一饮而尽。这时,高笙书说话了:
“宛仁兄,且慢,想不到离开书院好几年了,你竟然还是如此书生意气。咱们抗击蛮夷,既是朝廷赋予咱们的重任,也是为了保护黎民百姓不受蛮夷袭扰,大家都能安居乐业,这不是你从小立志要做的事嘛。你如此意气用事,今后很难说再有报效朝廷的机会了,岂不是辜负了你的大好才华?
“宛仁兄,我不是不支持你查办奸细与那邪魔外道,但是,凡事都有主次之分。既然圣上册封我担任征讨大元帅,那我就必须把征讨蛮夷放在首要之责。此次你去查办叶毕人私放郑元凯而一案,牵扯出来柳升威与赵勇高可能存在通敌嫌疑,如果证据确凿,我会果决处置,但是,眼前的证据还不足以确定他们通敌,我要将他们暂且开释,就是为了稳固军心,以更好地与蛮夷决战。”
“笙书兄,我也明白军心稳固的重要,有些事真的需防患于未然,我心中担心柳升威和赵勇高职衔品级较高,有在边关经营数年,一旦发难,会对你大大不利。我也清楚我这么做,可能有些牵强鲁莽,可都是为你这个大元帅考虑啊。”
高笙书听苏宛仁言辞恳切,心中也是颇为感动。
毕竟是咱的好同窗,虽然此次他有些操之过急,但一片尽忠竭力之心真的还是可以肯定。气可鼓不可泄,劲可提不可松,咱今后还要靠他帮咱做好参谋,看来还是要对他赞赏几句才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