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苏定方:唐之利剑,永定四方

在浩渺的历史长河中,大唐王朝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于东方。而在这辉煌的大唐时代,苏定方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非凡的战功,成为了大唐山河的扞卫者,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激励着后人不断探寻和敬仰。

一、早年经历

(一)将门之后 崛起之路

苏定方出生于冀州武邑县(今河北省武邑县)的一个官宦家庭,家族世代为官的环境为他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教育。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苏定方自幼便受到军事文化的熏陶,对战争和武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隋末天下大乱,烽火连天,各地贼寇纷起,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苏定方跟随父亲苏邕投身于镇压本地贼寇的战斗中。在这个过程中,他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与血腥,也逐渐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天赋和英勇无畏的精神。他带领士兵冲锋陷阵,在战场上屡立战功,凭借着自己出色的才能和勇敢的表现,开始在当地崭露头角。

(二)投身义军 参与混战

刘黑闼、窦建德领导河北义军崛起后,苏定方毅然投身其中,并成为了高雅贤的养子,跟随他们参与了许多重要战役。在河北义军与隋朝以及其他割据势力的混战中,苏定方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素养和指挥才能。他在战场上冲锋在前,勇猛无比,为义军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刘黑闼最终兵败身亡,义军也随之瓦解。苏定方在经历了这场战乱的风雨洗礼后,虽然表现英勇,但由于局势的变化,他的个人命运也陷入了低谷。唐朝建立初期,天下尚未完全稳定,苏定方暂时回到了故里,等待着东山再起的机会。

二、崭露头角:北击颉利

(一)隋朝余波 唐朝崛起

隋朝的灭亡并没有给天下带来和平,反而引发了更长时间的战乱。随着李渊在长安建立唐朝,李世民等唐朝皇室成员开始了统一天下的征程。在这个过程中,唐太宗李世民逐渐崭露头角,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军事智慧,为唐朝的崛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北伐东突厥 苏定方登场

贞观四年(630 年),大唐王朝已经具备了强大的实力,唐太宗决定北伐东突厥,解除北方的威胁。李靖挂帅出征,苏定方作为先锋将领随军出征。北伐东突厥之战是唐太宗时期的重大战役之一,也是唐朝开疆拓土的重要一步。

(三)夜袭定襄 夜袭敌营建奇功

在夜袭定襄的战役中,苏定方率领两百骑兵,趁着夜色掩护,悄悄地接近了颉利可汗的牙帐。东突厥的军队在戒备状态下,却未料到苏定方等人能够如此悄无声息地摸到营帐附近。苏定方等人果断出击。这场突袭战极大地动摇了东突厥的军心,为后续的战斗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一鼓作气 平定东突厥

在取得夜袭定襄的胜利后,苏定方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继续带领军队乘胜追击。李靖率领的唐军主力也对东突厥的主力发起了攻击。苏定方的先锋部队与李靖的主力部队相配合,对东突厥的军队形成了内外夹击之势。最终,东突厥的军队全面溃败,颉利可汗被生擒。苏定方在此次北伐东突厥之战中居功至伟,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唐太宗的高度赞扬,也为唐朝在北方草原树立了崇高的威望。

三、征战四方:援救新罗与东征高句丽

(一)东夷烽火 新罗告急

永徽六年(655 年),新罗向唐朝求救,称高句丽联合百济、靺鞨等国进攻新罗,新罗国危在旦夕。唐朝经过商议后,决定派遣军队援助新罗。苏定方此时受到了朝廷的重视,被任命为将领随军出征。

(二)初次交锋 东征扬威

苏定方随程名振率领军队迅速出征,渡过了辽水。刚到辽东时,苏定方便遭遇了高句丽的军队。苏定方毫不畏惧,亲自指挥战斗,带领军队与高句丽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交锋。在战斗中,苏定方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指挥军队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双方激战良久,高句丽军因伤亡较大而暂时后退休整。这一小战的胜利增强了苏定方和新罗军的信心。

(三)持续征伐 空间换时间

然而,高句丽的军队很快又集结了兵力,对唐军发起新一轮的攻击。苏定方根据战场形势,意识到要想取得最终的胜利,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与时间打消耗战。他于是开始指挥军队,布置防御,与敌军展开相持战。但高句丽的消耗战术显然并不对苏定方胃口。在他的坚持下,唐朝高层重新调整战略目标。于是,苏定方继续带领士兵作战,试图以运动战的方式打开缺口。他利用敌军后方补给线拉长的弱点,多次偷袭敌方粮道并俘获敌军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