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李隆基:盛世开元,万年大唐

在华夏历史的长河中,唐朝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无尽的光芒。而唐玄宗李隆基,无疑是这颗明珠最为耀眼的时刻的核心人物。他的一生跌宕起伏,既创造了令后世赞叹不已的开元盛世,又引发了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李隆基的传奇经历,宛如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承载着无数的荣耀与沧桑。

一、少年时期

(一)出身与成长环境

李隆基出生于公元685年9月8日,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子。他出生之时,大唐王朝正处于武则天临朝称制的时期。李旦作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第四子,虽为皇帝,实则处于傀儡地位,朝政大权尽在武则天掌控之中。

李隆基生长在这样一个风云变幻的宫廷环境中,自幼便接受着良好的皇家教育。他的老师都是当时着名的饱学之士,如张说、郝处俊等,这些人对他日后的成长和成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李隆基表现出了极高的天赋和勤奋好学的精神,对儒家经典、历史典籍以及音律骑射等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入的钻研。

(二)皇室生活的磨砺

然而,李隆基的少年时期并非一帆风顺。在他出生后的几年里,武则天相继废掉了李显和唐睿宗李旦,自己称帝,改唐为周。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日益激烈,李隆基和兄弟们的生存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中,李隆基逐渐养成了果断、机智和坚韧的性格。他深知在这个宫廷中,只有拥有足够的实力和智慧,才能保全自己和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开始关注宫廷政治,暗中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为日后的崛起积聚力量。

例如,在唐隆元年(710 年),李隆基的姑母太平公主与兄长李重茂等人密谋发动政变,以推翻韦后及其党羽的统治。李隆基积极参与其中,精心策划了这场政变。在这场政变中,李隆基充分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果敢勇气,为唐朝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他的登基奠定了基础。

二、初涉政治舞台

(一)唐隆政变与登基之路

唐隆元年六月二十日夜,李隆基等人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悄潜入宫中,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政变。他们首先除掉了韦后的党羽,随后率兵包围了皇宫。韦后果然中计,以为李隆基兄弟尚未进宫,毫无防备。当她听到动静时,已为时已晚。李隆基等人迅速行动,将韦后斩杀,并立相王李旦为帝,是为睿宗。

李隆基在这场政变中表现出了非凡的领导才能和政治智慧。他不仅成功地发动了政变,而且成功地赢得了各方势力的支持。在这场政变后,他被册封为平王,不久后又被立为零陵王,成为了唐朝皇室中的核心人物。

(二)登基后的初步施政措施

睿宗即位后,李隆基因其卓越的功绩和威望,被立为太子。两年后,睿宗禅位给李隆基,李隆基正式登基,是为唐玄宗。

李隆基登基后,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困难。武则天统治时期,政治腐败,制度松弛,社会矛盾激化。李隆基深知,要想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进行全面的改革。

他首先整顿吏治,选拔任用了一批有才能的官员,如姚崇、宋璟等。这些官员为官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为唐朝的政治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还对一些腐败官员进行了严厉的惩处,整顿了官场的风气。

在经济方面,李隆基实行了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政策。他下令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兴修水利。这些措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为国家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在军事方面,李隆基加强了边疆的防御,平定了边疆的叛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他还对军队进行了改革,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三、开元盛世的开创

(一)改革与治理

李隆基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为唐朝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政治方面,他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提高了行政效率。他还设立了翰林院,选拔了一批有才华的文人担任翰林学士,为皇帝提供咨询和撰写诏令等服务,加强了皇帝对权力的掌控。

在经济方面,李隆基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他推行了中国历史上着名的“开元通宝”货币制度,统一了货币流通,促进了商业的繁荣。他还大力发展水利,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如灌溉京畿的“三白渠”等,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