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贫瘠的资源也注定了他们无法大规模的培养骑兵。
要知道,一支骑兵小队进驻一座村庄半个月内就能将村子附近吃得溜干净了。
放马要的是草场。
若是将马圈养起来,不给它们奔跑的空间,马儿的肌肉将会萎缩,那么这匹马就废了。
而且,马匹乃素食动物,每日需要的草料很多。
高句丽人种地都不够地方呢,哪来的那么多闲工夫去种牧草?
所以,如果说在大康起一个骑兵的价格属于【动员兵】级别的,那么在高句丽起一个骑兵就是【谭雅】级别的。
(我记得没错的话,谭雅要1000还是2000来着?)
当那几千骑风驰电掣地冲到他们身边的时候,混乱,不可避免的开始了。
他们何曾遭过大规模骑兵的冲击?
就好像二战时期,小倭奴面对装了无线电近炸引信的防空炮弹他们惊恐的发现,这些年训练的什么机动,什么防炮技术,全他妈都没用了。
这些防空炮弹在天上一炸一个准,将他们连人带飞机撕成各式各样的碎片。
这些高句丽人也是这样。
他们都很少面对上千骑兵的冲击,哪曾见过这么一大群铁骑嗷嗷叫地冲来?
更不用说,地平线那头不断涌过来的火龙了。
人人都端着火把,动起来自然像是一条火龙在游动。
大康士卒铆足了劲,越过外城战场,直插门户打开的外城。
还逗留在外城的高句丽指挥官嘴里叽里咕噜地大吼着什么,但是从快要溢出屏幕的西八儿来说,说得应该不怎么好听。
众人七手八脚的准备关上城门。
他们采用的还是古老的攻城方法,搭梯子用人命去堆。
攻下外城后,他们本来就很疲惫了,然后还得马不停蹄的进攻内城...
士卒们的动作不快,城门又厚重,他们关门的速度很慢。
很快,大康的骑兵就冲到了城门前。
那个下令关门的将领露出了微笑。
没事儿,门还有一会儿就能关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