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重楼三问

楚兵 一代神坑 2011 字 15天前

他的声音穿透历史穹苍,让人振聋发聩。

“匹夫之言,可笑可笑。人性至恶,岂可依赖人性,必要以严苛峻法治理天下。”

正当周云沉寂法家话语中时,远方响起噶几噶几的机木声,一位老者正在用工具打造牛车。

闻听法家之言,老者放声大笑,声震苍天道。

“律法终究要人判,老夫想问,是先有人还是先有法,既然先有人,那就是人定法,法何以凌驾于人?”

“兼爱,非攻,才是煌煌天道。”

天道?

究竟什么是天道。

王朝更迭,土地兼并,乱世重造,权贵重生,每一个朝代都难逃三百年宿命。

杨重楼之言,就像这代代王朝的疑问。

尽管每一个王朝都会吸取上一个王朝的教训,可每一个王朝又会出现新的问题。

正当周云沉寂于墨家之言时,一声声洪钟之音响彻原野。

一个个天骄人物接连出现,

道家老者主张,清静无为,顺应天意。

阴阳家、纵横家、小说家接踵而至,层出不穷。

他们仿佛打开了中原民族思想的枷锁,在挥斥方遒,描绘一条条中原大道。

可杨重楼的三个问题,依旧无法解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终于,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百家争鸣结束了。

汉武大帝宛如骄阳,横贯古今,

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央集权,北灭匈奴,完成中原民族第一次封狼居胥。

大儒董仲舒改良儒学,维护大统。桓宽提出沿用千古的《盐铁论》。

从此,中原大地开启了,儒皮法骨的篇章。

--------------

星月楼,二层雅座,

无数武川兵卒在聆听杨重楼的言论,

大兴教化,在北疆早已进行多年,

尤其是周云这些护卫,都是武川镇的佼佼者,

文魁郎的道理,他们自然能听懂一些。

窗台前,周云从百家争鸣中醒来,他看见一只燕子。

燕子抓起小虫,飞向远方大树,

树杈上有个鸟窝,里面是嗷嗷待哺的小鸟。

星月交替,代代传承。

明年这个时候,燕子又会出现。

某一刻,赵王周云似乎想到什么,

它眼神冰冷,打断了杨重楼道。

“文魁郎,本王问你,以你看法,北疆‘国策论’是对是错?”

闻言,杨重楼先是一惊,随后思索片刻,“‘国策论’乃是千古大道,必然是正确的。”

“可‘国策论’中,最急切的是摊丁入亩,最根本的却是大兴教化。”

“大楚门阀百年,能人异士多如繁星,他们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根本不同意。圣武改革,必然失败……”

‘失败’两个字还没说完,窗台前,赵王便动了。

一柄锋利的宝剑,电光火石之间,精准的抵在杨重楼的脖子前。

赵王周云执帝王剑,嗤之以鼻道,“我爷爷说,实践出真知,有些事轮不到他们不同意,没做怎么知道一定输?”

“杨重楼,再问你一次,降是不降?”

异变突发,星月楼里,所有江湖客都愣了。

他们赶紧低头,瑟瑟发抖的吃饭,假装看不见。

不少高手在回味方才赵王那一剑,

太快了!太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