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种兵卒结构,有利有弊,好处就是大伙一个地方的,
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这种兵马打仗凶猛。
坏的方面就是兵卒忠心将领,容易发生不能控制的事。
这种模式在宋代之前普遍存在,因为家乡将领,肯定维护家乡人的利益,所以家乡人也愿意拼命。
天下熙熙,皆为利攘。
就像此刻,建安河洛系的六个统领再难,也绝不会投降赵王周云。
因为在大楚,他们是项济第一心腹,嫡系中的嫡系。
但去了赵王的武川镇,他们将远离核心,成为边缘将领。
任何人都不愚笨,任何人都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事。
这也是历史上,为什么有些情况将领会投降,
而有些情况,将领永远不会投降的原因。
所有的一切,都是利益决定行为。
帅营里,孟百川右下首位置,安庆想到建安军从此分离,不免情绪激动。
他可是最早追随皇帝的将领之一,对建安军的感情,比谁都重。
战场上,铁一样汉子,
此刻眼眸赤红,不知所措。
帅帐里,大伙其实也心神各异,
赵王倒了,对他们影响很大。
朝堂里,派系斗争一直存在,虽然他们防着赵王,
但不可否认,有赵王在,北疆武人系,永远是第一势力。
可今后,就说不好了,大楚门阀林立,权贵众多。
也许,将来随便一个文臣,就能对他们吆五喝六。
营帐里,烛火摇曳。
就在大家心绪不宁之际,第五道圣旨来了。
第五道了!
建安军不少统领急躁了,抗旨不尊,那可是要灭九族的。
若是再不出兵,今后没了皇帝信任,他们可就什么都不是了。
可出兵也难啊,解决不了弟兄们的动乱问题,一下军令,死的也许是统领。
大帐内,六位统领,愁眉不展,犹豫不决,
今夜这事,比他们当年打定襄、打野狐滩决战还难熬。
正当偌大的帅营,寂静无比,气氛极度压抑时。
末席统领,余建山果决的喝下一口清河醉,对着弟兄们,不卑不亢道。
“余某有一计,兴许能解此刻困顿。”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余建山对六营精兵的结构一一分析。
并做出了一些有预见性的判断。
“余某认为,大军即刻修整,清除赵人,今夜余某跟杨猛将军,遵圣旨,先行前往洛阳。”
“余下的四营兵马,直奔孟津度,阻击赵王!”
帅位上,孟百川都听懵了,
前面分析还像那么回事,可后面,这特么是个啥?
余建山竟然要让他们去阻挡赵王归路,这肯定不行啊。
还没听完,玄武将军当即反驳道,“余建山,你搁这扯犊子呢……”
谁料,孟将军的浑话还没起口,丁肆业眼眸一亮,毫不客气的打断,
他起身举杯道,“余将军,丁某敬你一杯,此计甚妙。”
随着丁肆业举杯,众位统领渐渐琢磨出了味道。
他们一个个如同放下心口大石,松了一口气。
先后笑着举杯,共敬余建山。
大帐里,只有崔浩跟孟百川看的一头雾水。
直到安庆实在看不过去了,才提醒孟百川。
“大军阻击,不敌赵王,损兵过万!”
“损兵过万?这……这不就是变相分家吗?”
“分家总比相残好!孟大哥,今后你当咱们老大,可得立起来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