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人在归路

楚兵 一代神坑 2344 字 4天前

圣武二年,十二月十九日。

广泽县,小窑村,

此刻,周云距离楚兴城二千八百里。

“你到底会不会带路,那什么破卦,别算了。”

“自从你当国师,本王觉得赵国气运都下降了。”

寒风潇潇,路途遥遥。

夕阳如幕,霞光漫天。

远离官道的小窑村,来了一行特殊的客人。

两辆马车,一行八人,老老少少,粗衣麻布。

山坳里,有很多乌漆嘛黑的楚人,从地洞里爬了出来,

他们蓬头垢面,脸上脏兮兮的,乍一看,还以为是难民。

这些人就像看稀罕物件,好奇的望着远方楚国逃难的贵人。

是的,尽管周云等人都穿着粗衣麻布,可对他们来说,那就是贵人。

他们是最下层的楚人,各地逃难来的流氓户,

没有户籍,不受王法保护。

这是封建时代,最悲惨的人群之一,他们就是去大户家当奴仆,也会被嫌弃低贱。

小窑村很贫苦。

凭苦到人手一件单衣,都是奢望。

十二月的河洛,天气寒冷,

这些楚人除了干活那天,都只能躲在地洞里避寒。

向阳坡的几间窑房前,火焰嗡在黄土里。

周云又干起了老本行,顺手教导小窑村大瓮技术。

这一路,经历了太多。

谭水县,他们碰到了一个要跳河的女子,结果是个江湖客,引来一场大战。

荆州第一杀手组织,血煞门!

他们终于找到了周云等人,并设下了各种杀招。

可周云这里是什么货色?剑道大宗师、门神秦琼,还有一个半吊子大宗师老道。

荆州血煞门,客栈一役,从此宗门道统断绝。

有道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五万金的赏赐,足以让江湖高手前赴后继。

一路走来,多少波江湖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可在玄真跟周云面前,都是死路一条,

剑神李邑独步武林,一剑寒光,败尽天下高手。

太多人死于非命,可谓腥风血雨,

这些江湖亡命徒死不死,周云不在意。

他在意的是,如此走,寸步难行!

最终,周云决定不走官道,往西走小路,走潼关,绕河东郡回北疆。

小路一走,江湖高手没有了,

就是玄真这牛鼻子老道,一直在迷路。

小窑村,是一个悲惨的村子,

它靠着恶鬼窑三的威名,在河洛艰难的活了下来。

这里起源就很苦。

几十年前,有个戎边的兵卒回到中原,

可少小离家老大回,家人哪里还能找到?就连田地都被侵占了。

询问当地官府,谁会管一个老头呢?

于是乎,为了等自己的家人回来,老兵没有田地,在此烧窑为生。

他在军中不是战兵,只是个干后勤的,

周云觉得正常,真要是战兵,早就是一具枯骨了。

老兵到死也没等来父母亲人,只是无意中,在此开枝散叶了。

现在窑头是老兵的第三个儿子,大哥、二哥都死了,

为了护住窑路,保住饭碗,他们前赴后继,付出了生命。

正是这股狠劲,才让小窑村存活了下来。

窑老三住的地方,也是一个窑洞,只不过比村里地洞好一些。

方圆几十里,凶名赫赫的恶鬼窑三,实际上是老实巴交的农人。

他笑着替周云架好梯子,吩咐婆娘女儿,赶紧招待恩公。

窑三从角落土堆里,刨出一壶女儿红,

还问周云要不要他女儿伺候,他女儿可是干净的。

周云这份礼物太重了,窑三过去只会一些瓦碗、陶碗,

但如今啊,他的陶器可以发出金戈之声,那技艺上的突破,足够窑家传世。

“窑村头,盖间瓦房啊,窑洞是真不舒服?”

窑洞里,玄真老道嫌弃的挥挥手,这地方太暗了,一股子土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