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丙:“很有这种可能 ,毕竟诚信在这些倭寇的嘴上,通常都是口中说说而已。”
“估计,他们的脑子里面,只要有利益存在,什么义,什么诚信,都不值的一提了。”
百姓乙:“两国交战,不能只谈道义,否则就会永远的吃亏,被动,被人牵着鼻子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只能谈实际事情与利益。”
......
【在平壤城中的几日里,沈惟敬并没有受到太多的行动限制,制止小西行长,还派人带沈惟敬参观了倭寇在平壤城中的一些军事部署与城防情况。】
【当然,小西行长让沈惟敬能看到的军事部署,也是小西行长让其看到的。】
【至于,那些不能让沈惟敬能看到的军事部署,沈惟敬也无法看到。】
【虽说沈惟敬,不是很懂军事上的事情,但在参观完毕之后,沈惟敬给出意见,佯装是为倭寇在考虑,建议倭寇应该在大同江南岸,建造更为稳固的防线。】
【等大明与倭国签定了和平协议之后,大明与倭国之间,就可以大同江为界,保持两国之间的和平了。】
【对于沈惟敬的建议,小西行长表示会虚心接受,并表示,只要太阁殿下(丰臣秀吉)同意,他小西行长立即照办。】
【几日之后,小西行长带来了答复言道:太阁殿下已同意了大明朝廷提出的条件。】
【但是,朝鲜王子与官员,需要在与大明王朝签订了和议文书之后,才能释放。】
【但双方签定和议文书的地点,须要在平壤城中,请大明王朝派遣能签定两国和议的官员大臣前来平壤。】
【然而,当沈惟敬带着倭寇的答复离开平壤城之后,小西行长立即就对平壤城里的军事部署重新布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