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精锐轻骑兵,若是急行军前进的话,半天都不需要,便可以到达。】
【当然,这是大明骑兵,在辽东,在大草原上的行军速度,在朝鲜地区内,骑兵的行军速度,自然会有下降。】
【现在情况又变,又无法知道倭寇真实意图,以及兵力情况下,李如松也不敢率领大军南下。】
【李如松身为李成梁的长子,对于辽东铁骑将士的秉性非常清楚,辽东铁骑的将士对于建功立业,对于战功的渴望是极为强烈的。】
【因为有李成梁榜样在前,所以辽东铁骑精锐将士,无不想要成为第二个李成梁式的崛起。】
【只要能在沙场上建功立业,就算无法达到李成梁将军的那样的高度,那也是可以族谱上能单开一页的荣耀。】
【为防止查大受与辽东铁骑精锐将士会轻敌冒进,李如松决定自己率领精锐骑兵南下进行踏看探查倭寇在汉城的真实情况。】
【然后,此时的明军主力,虽然已经到达了开城。】
【但是李如松在前方情报不明的情况之下,并不敢让三军主力全数渡过临津江。】
【于是,李如松便让已经渡过临津江的先锋军中的副总兵孙守廉,祖承训,以及游击将军李宁等人,选领三千精骑,前去哨探汉城道路,与接应查大受的探查队。】
【正月二十六日的下午,大明东征军三路军的主将杨元,李如柏,张世爵等人了解到情况之后。】
【也要求与李如松一起领兵前去查看清楚,倭寇的真实意图。】
【于是,李如松便率大明东征军三路军的主将杨元,李如柏,张世爵等人,又带上两千亲卫精兵南下。】
......
【而在倭寇方面,在正月二十五日的下午,立花宗茂在得知加藤光泰与前野长康的物见队,被明军查大受在昌陵击败之后。】
【于是,立花宗茂马上就率领的立花军,作为倭寇此次行动的先阵军(先锋军),立即从碧蹄馆出阵,想要击败轻兵来犯的明军。】
【因为查大受率领的明军来得太快了,出乎了所有倭寇大将的预料,对他们原来的伏击计划,变成了一个变数。】
【然而,当立花宗茂赶到昌陵时,除了一地的倭寇尸体之外,并没有看到任何的明军。】
【不甘心的立花宗茂,带领军队,继续向北搜索数里后,发现查大受部已退回坡州。】
【无功而返立花宗茂,为了防止明军继续从这条路线突进到王京(汉城),便在弘济院设前哨阵地,以防意外的出现。】
【由于,查大受率领的明军已经达到了坡州,那么倭寇总大将宇喜多秀家之前定下在马山馆设伏的计划就不能继续实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