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明倭两国的和谈再起

金国东京(辽阳):

郑国公完颜雍喃道:“这有什么好意外的,粮食被烧毁,后世倭寇已经没有了战胜后世明军的信念。”

“但穷寇勿迫的道理,估计那李如松还是很明白的。”

“在大明朝廷文官集团,与那宋应昌,还有大明南军不配合的情况下,李如松还想着把倭寇全部消灭,那才是有点异想天开了。】

“穷寇莫追,莫逼绝境之敌,否则无路可退之下的十几万倭寇,在狗急跳墙的情况之下的舍命一搏,什么样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

大唐太宗界。

唐太宗李世民:“很多事情,战争只不过是政治手段的一种,除非是生死世仇,才会想在战争之中进行杀戮报复。”

“按照天道所介绍的大明时代背景下,与倭寇更有血海大仇的人,应该是大明的南军将士才对。”

“结果,那平壤城之战打得太轻易了,为争功与军饷分配之事,而产生矛盾与分歧。”

“只能说,这后世大明南军将士对倭寇仇恨,还没有他们的实际利益大。”

在唐太宗李世民看来,这李如松是有一定的政治头脑的,并非不懂政治的单纯武将那么简单。

又或者说,此时的李如松也是有他自己的私心的。

大明的南北两军之中出现矛盾与分歧,结果是北军主战,南军主和,而大明的南军还是以防患倭寇为主的部队之一。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明南军的领导人都是主和派了。

那么他李如松所统领的大明北军,就更没有必要与倭寇死磕到底了。

......

大明成祖界,

明成祖朱棣:“后世的这些人啊,就是自私自利的心思太多了。”

......

【在兵部尚书石星,还有大明朝廷中主和派的推动下,】